简介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中的林羽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被社会工作狂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以132054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福州城的清晨,是被灰烬和恐惧浸泡的。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焦糊味,混杂着那股甜腻鸦片焚烧后的诡异余臭,吸一口都让人肺腑翻腾。码头方向,那片曾映红天际的火海虽已熄灭,但巨大的黑色烟柱仍倔强地盘踞在天空,像一道丑陋的伤疤。街头巷尾,行人稀少,个个面色惊惶,步履匆匆,眼神躲闪,交谈声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听说了吗?昨儿夜里,雷公爷爷显灵了!专劈洋鬼子的鸦片仓和炮子堆!”
“何止!我还看见火光里蹦出丈高的金甲神将呢!定是林大人(林则徐)英灵不散!”
“嘘…小声点!衙门贴告示了,说是…说是库房走水,天干物燥…”
“呸!哄鬼呢!走水能炸出那么大动静?你没见‘乱葬岗’那边砖头上写的字?‘还我民财’!这是义士!是江湖好汉替天行道!”
“还我民财”四个字,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压抑的福州城底层百姓心中,激起了隐秘而巨大的涟漪。恐惧依旧,但麻木的冰面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
振威武馆后院,一间门窗紧闭的柴房里,气氛却与城中的压抑截然不同。汗味、草药味、还有淡淡的硫磺硝烟味混杂在一起。赵铁山赤着精壮的上身,左臂缠着厚厚的、渗出血迹的麻布。武馆的跌打师父正小心翼翼给他换药,每碰一下,赵铁山浓眉就拧一下,却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师叔,您这口子深,怕是要养些日子。”跌打师父低声道。
“死不了!”赵铁山啐了一口,目光却灼灼地看向屋子另一头。
那里,林羽和陈文远正围着一张小破桌。桌上摊着几块黑乎乎、边缘呈熔融状的金属碎片,还有几片焦黑的木头。这是阿福今早天不亮,冒险潜回码头附近捡回来的爆炸残留物。
林羽用一把小镊子夹起一块扭曲的金属片,凑到从窗缝透进来的光线里仔细观察。碎片边缘锋利,材质像是铜,表面有高温灼烧和冲击变形的痕迹。“这是…炮弹的弹带碎片?”他低声问阿福。
阿福用力点头,脸上还带着后怕和兴奋:“是!就堆在蓝叉那旮沓!炸得最凶!旁边还有炸碎的炮子(炮弹)壳,厚着呢,也成这样了!”他指了指桌上另一块更大的、布满龟裂纹的厚铁片。
陈文远则拿起一片焦黑的木头,仔细嗅了嗅,又用指甲刮下一点黑灰捻开,眼中异彩连连:“林兄,你看!这木头纹理深处,还嵌着些黑膏残渣!确是鸦片无疑!这‘黑炮仗’威力,竟恐怖如斯!连厚木裹铁皮的库房都撕开了!”
林羽放下碎片,心中并无多少喜悦。昨夜那惊天动地的爆炸,固然是黑火药配比成功的证明,但也彻底暴露了他们的存在和威胁。法夷和官府,绝不会善罢甘休。当务之急,是获得更稳定的财源和更隐蔽的据点,以支撑下一步行动。肥皂生意被刘三盯死,必须另辟蹊径。
“威力虽大,但所耗硫磺硝石甚巨,且不易得。”林羽沉声道,目光扫过赵铁山臂上的伤,“昨夜一战,我们暴露了。武馆虽暂时安全,但绝非久留之地。刘三吃了大亏,法夷丢了颜面,接下来必是雷霆手段。我们需钱,需地,需更隐蔽的立身之所。”
赵铁山忍着痛,瓮声道:“林兄弟说得对!他娘的,痛快是痛快了,后患也来了!钱…老子这些年有点积蓄,加上矿洞里那箱银子,还能顶一阵。地…福州城外荒山野岭多的是,找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难!可这钱,坐吃山空不行!林兄弟,你那脑瓜子灵光,除了胰子(肥皂),还能捣鼓出啥来钱快又不扎眼的玩意?”
陈文远也看向林羽,眼中充满期待。那本“西洋杂书”,在他们心中已近乎神异。
林羽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柴房角落一堆劈好的木柴上。一个念头闪过。火柴!这个在1884年还属于“洋火”、价格不菲的奢侈品!若能用本土材料仿制出来,利润巨大!
“倒有一物,或可一试。”林羽缓缓道,“名曰‘自来火’,洋人谓之‘火柴’。一擦即燃,携带便利,远胜火镰火石。”
“自来火?”赵铁山眼睛一亮,“老子在怡和洋行见过!小小一盒,卖得死贵!那些假洋鬼子买办才用得起!林兄弟,你能造?”
“需白磷或赤磷,此乃关键,亦是剧毒危险之物。”林羽眉头紧锁,“白磷易得,鱼骨、兽骨煅烧可得磷,再隔绝空气加热可得白磷。但白磷燃点极低,见光自燃,剧毒无比,稍有不慎,未得利,先焚身。赤磷稍稳,但制法更难…” 他脑海中快速检索着19世纪中期的火柴发展史,回忆着安全火柴的关键——红磷和氯酸钾的配比。
“剧毒?自燃?”陈文远倒吸一口凉气。
“富贵险中求!”赵铁山却一拍大腿,“怕个鸟!林兄弟,你只管说要啥!骨头好办,城外乱葬岗多的是!老子让人去捡!”
林羽正要说话,柴房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个弟子探进头来,低声道:“师叔,外面街上有洋货摊子闹起来了,围着好多人看热闹,像是…像是林公子做的那种‘净垢皂’惹的祸。”
三人对视一眼。林羽心中一动:“走,去看看!”
***
南后街口,一个支着“奇珍洋货”幌子的摊子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摊主是个留着两撇鼠须的瘦小男人,穿着半土不洋的绸褂,正唾沫横飞地叫嚷着,手里高高举着一面巴掌大小、镶着铜边、亮闪闪的物件。
“都瞧瞧!都开开眼!正儿八经的泰西奇珍——‘西洋镜’!花旗国来的!就这么一小块,能让人返老还童!能照见五脏六腑!能…能聚太阳真火烧死妖魔!”他越说越玄乎,将那亮闪闪的物件对着阳光一晃,果然在地上投射出一个刺眼的光斑,引来一片惊呼。
“吹牛吧你!不就是个亮点的铜镜子?”有人嗤笑。
“就是!还照见五脏六腑?你当是孙猴子的火眼金睛?”
“掌柜的,你说它能返老还童,你照照你自己那褶子脸试试?”
人群哄笑起来。摊主脸涨得通红,梗着脖子:“你们懂个屁!这叫科学!科学懂不懂?十两银子!就十两!买回去给老太爷照照,保准精神焕发!给大姑娘照照,脸蛋儿嫩得能掐出水!”
“十两?!你怎么不去抢!”人群炸开了锅。十两银子,够普通人家吃用大半年了!
林羽三人挤在人群中,林羽的目光却牢牢锁定在那摊主手中的“西洋镜”上。那根本不是什么返老还童的宝贝,只是一面单面的凸透镜!俗称放大镜!原理简单至极——光线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能汇聚光线(生火),也能放大物体(所谓的“返老还童”是夸张变形)。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林羽脑海!肥皂生意受阻,火柴研发凶险且周期长,眼前这被神化的“西洋镜”,不正是一个绝佳的、快速套取资金的“奇货”吗?而且,制作凸透镜的关键——透明玻璃,在这个时代的福州并非完全不可得!一些洋行店铺的窗户,甚至富贵人家的灯罩,就有平板玻璃!关键在于…打磨!
“林兄,此物…真有那般神奇?”陈文远低声问,带着读书人对“奇技”本能的好奇。
“不过一块凸透镜罢了。”林羽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声音压得更低,“赵师傅,陈兄,想不想看场戏?顺便…捞点本钱?”
赵铁山和陈文远一愣,不明所以。林羽已分开人群,走上前去。他换了身干净的旧长衫,虽然清瘦,但气度沉静,与周围看热闹的市井百姓截然不同。
“掌柜的,可否借贵宝镜一观?”林羽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摊主正被众人奚落得下不来台,见有人搭腔,还是个看起来像读过书的,立刻如蒙大赦,忙不迭地将那“西洋镜”递过来:“公子请看!货真价实的泰西奇珍!您是有见识的…”
林羽接过那所谓的“西洋镜”。入手微沉,铜框镶边,中间是一块弧面凸起的、透明度不算很高的玻璃镜片。他对着阳光看了看,又用手指摸了摸镜面弧度,心中已有计较。工艺粗糙,镜片有气泡和杂质,曲率也不均匀,导致成像扭曲,所谓的“返老还童”不过是哈哈镜效果。但在这个时代,足以唬人。
“嗯…确是舶来之物。”林羽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将镜子对着摊主的脸晃了晃。镜中立刻出现一张被极度放大、扭曲变形、布满巨大毛孔和皱纹的滑稽面孔。
“噗嗤…”人群里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摊主臊得脸通红:“公子…这…这是用法不对…”
“掌柜的莫急。”林羽微微一笑,话锋一转,“此物虽奇,但掌柜可知,它真正的妙用并非照人,而是…鉴宝?”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鉴宝?”摊主和众人都是一愣。
“正是。”林羽环视一周,朗声道,“此镜名曰‘显微镜’,泰西巧匠所制,能窥微毫之秘!寻常肉眼难辨之珠宝玉器真伪、字画古籍年代墨迹、乃至药材成色纹理,在此镜下,皆无所遁形!”他故意将“放大”说成“显微”,更添神秘。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哗然!
“能看珠宝真假?真的假的?”
“字画也能看?那岂不是捡漏的神器?”
“我说呢!原来是鉴宝用的!怪不得卖这么贵!”
摊主也傻眼了,他卖这玩意儿纯粹是当新奇玩具忽悠人,哪知道还有这“妙用”?他看向林羽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惊疑和…一丝贪婪。
林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再理会摊主,目光扫向人群,最终落在街对面一家门脸气派、挂着“聚宝斋”黑底金字招牌的大当铺上。他嘴角笑意更深,对赵铁山和陈文远低语两句。
赵铁山会意,立刻分开人群,大步流星走向聚宝斋。陈文远则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努力做出沉稳姿态,跟着林羽也朝当铺走去。那摊主眼珠一转,也抱着他的“西洋镜”,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看热闹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向聚宝斋门口。
聚宝斋的朝奉钱有财正眯着眼,用放大镜(这才是真正的凸透镜)仔细验看一块玉佩,听到门口喧哗,不悦地抬起头。只见乌泱泱一群人堵在门口,当先一个清瘦书生和一个魁梧汉子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那个卖洋货的孙二麻子(摊主)和看热闹的百姓。
“钱掌柜,生意兴隆。”林羽拱手,语气平淡。
钱有财认出是前些天来当长衫的林文羽,又看到他身后气势慑人的赵铁山,心中咯噔一下,脸上却堆起职业假笑:“哟,林秀才?稀客稀客!这位壮士是…?”
“闲话少叙。”林羽开门见山,从怀中(实则是陈文远递过来)取出一块用红绸包裹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高高的柜台上,解开红绸。里面是一块婴儿拳头大小、通体浑圆、色泽温润、带着几缕天然云纹的白色石头,乍一看,像极了上好的羊脂白玉籽料!
“祖传宝玉一枚,请钱掌柜掌掌眼,估个价。”林羽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钱有财小眼睛顿时放出精光!他做了一辈子当铺生意,眼力毒辣。这块“玉”的皮色、形状、光泽,都太像顶级的和田籽料了!他强压激动,拿起真正的放大镜,凑近了仔细端详。越看越心惊!那几缕云纹自然流畅,毫无人工痕迹,触手温润细腻…他忍不住用手指摩挲,又对着门口光线照看…
“嘶…好东西啊!”钱有财心中狂喜,脸上却竭力维持平静,“林秀才,此玉…嗯,品相尚可。只是这年头,玉器行情…咳咳,您想当多少?”
林羽伸出三根手指:“家母病重,急需银钱。三百两,死当。”
三百两!人群一阵骚动。钱有财心中更是狂跳!这块“玉”若真是和田籽料,价值何止千两?他转手卖给京里的贵人,翻几倍都有可能!这穷秀才果然败家!他生怕林羽反悔,立刻道:“林秀才孝心可嘉!三百两就三百两!立字据!”说着就要招呼伙计拿契书。
“且慢。”林羽却抬手制止,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钱掌柜,方才在街上,偶得泰西‘显微宝镜’一面,听闻能鉴微毫。此玉乃家传重宝,晚生想借宝镜一观,以证其真,不知可否?”
钱有财一愣,随即看到林羽身后孙二麻子手里那面“西洋镜”。他心中嗤笑,什么狗屁宝镜,不就是个哄人的玩意儿?正好,让你这穷酸亲眼看看“宝贝”,断了你反悔的念想!他大方地一挥手:“孙二,把你的镜子给林秀才用用!”
孙二麻子赶紧把“西洋镜”递给林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面小小的镜子上。
林羽拿起“西洋镜”,煞有介事地对着那块白色石头,调整着角度和距离。阳光透过当铺高大的窗户照射进来。林羽故意将镜面对着石头一处看似天然的细微凹陷,缓缓移动。
突然,在“西洋镜”扭曲放大的视野里,那处原本自然的凹陷边缘,在强光和高倍(虽然是变形的高倍)放大下,赫然呈现出几道极其细微、却绝对属于人工打磨留下的、规则的刻痕!仿佛是工匠不小心留下的败笔,在显微镜(伪)下无所遁形!
“咦?”林羽适时地发出一声充满“惊疑”的低呼,眉头紧紧皱起,脸色变得“凝重”无比。他反复调整角度,对着那“瑕疵”处看了又看,最后,缓缓放下“西洋镜”,长长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痛心”和“失望”。
“钱掌柜…”林羽的声音带着“沉痛”,“晚生…晚生怕是看走眼了。此玉…此石…此处似有…人工雕琢之痕?在贵铺宝镜下,显露无疑!唉…家传之物,竟…竟非天成?”他指着那处被“显微”过的凹陷,摇头叹息。
轰!人群炸开了锅!
“什么?假的?”
“人工雕的?那不就是石头?”
“我的天!宝镜真照出来了?”
“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好的玉!差点被骗了!”
钱有财脸上的笑容瞬间僵死!他猛地抢过林羽手中的“西洋镜”,也顾不上什么仪态了,扑到柜台前,抓起那块“宝玉”,对着林羽指的地方,学着林羽的样子,用“西洋镜”凑近了死命看!
在凸透镜扭曲放大的视野里,那块原本温润无瑕的白色石头表面,那处细微的凹陷边缘,果然被极度放大、扭曲,形成了几道狰狞突兀的“刻痕”!清晰得刺眼!钱有财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做这行几十年,自信眼力无双,难道…难道真打了眼?!这块“玉”…是人工做旧的高仿?!
巨大的耻辱感和可能损失三百两巨款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他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落,握着“西洋镜”和“假玉”的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林羽恰到好处地伸出手,声音带着“遗憾”和一丝“宽容”:“钱掌柜,既如此,这‘家传之物’…晚生还是收回吧。惊扰之处,还望海涵。”说着,就要去拿那块石头。
“慢着!”钱有财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尖叫一声!众目睽睽之下,他若承认自己打眼,还让这穷秀才把“假货”拿回去,聚宝斋的名声就彻底完了!以后还怎么在福州城立足?他心念电转,一个更恶毒的念头涌了上来!
他死死攥住那块石头,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林…林秀才说哪里话!此玉…此石…虽…虽略有微瑕,但…但胜在造型古朴!钱某…钱某甚是喜爱!三百两!照当!不!钱某再添五十两!三百五十两!就当交林秀才这个朋友!”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只想赶紧把这烫手山芋坐实了,把林羽打发走,再想办法处理这“假货”。
林羽脸上露出“错愕”和“为难”之色,看了看周围目瞪口呆的人群,又看了看一脸“诚恳”(实则气急败坏)的钱有财,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唉…钱掌柜如此盛情…那…晚生就愧领了。”
当票立下,沉甸甸的三百五十两银票(外加五十两现银)落入林羽手中。钱有财如同送走了瘟神,瘫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林羽三人拿着银票挤出人群,只觉得心在滴血,眼前发黑。
一出当铺,拐进僻静小巷,赵铁山再也忍不住,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拍在林羽肩上,震得林羽一个趔趄,哈哈大笑:“痛快!真他娘的痛快!林兄弟,你这招‘指石为玉’、‘借镜打眼’,简直绝了!看那钱老狗吃瘪的样子,比砍了刘三还解气!哈哈哈!”
陈文远也忍俊不禁,摇头叹道:“林兄机变,鬼神莫测。一块河滩上捡的白卵石,经那‘西洋镜’一照,竟成了价值三百五十两的‘微瑕古玉’!那钱有财,怕是要呕血三升了!”
林羽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银票,心中并无多少得意。这只是权宜之计,是利用信息差的一次诈骗。真正的路,还得靠实打实的东西走出来。他回头望了一眼聚宝斋的方向,目光深邃:“这‘西洋镜’的神话,算是成了。孙二麻子手里的货,怕是要被抢破头。赵师傅,烦请你找人盯着点,等那‘显微宝镜’的风头过去,我们或许…也该有自己的‘镜’了。当务之急,是火药和火柴!”
他握紧了银票。这三百五十两,是启动资金,更是点燃科技星火的第一桶金!接下来的路,是更凶险的技术攻坚——从一根小小的、安全的火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