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类属于历史古代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伟,小说作者为躺平当咸鱼一条,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小说已更新了248421字,目前连载。《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李伟全文免费资源在线分享》就在下方,点即看!
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煤山上的那场“自尽”大戏,效果出奇地好。
首辅周延儒带头,满朝文武为洗脱“逼君”骂名,纷纷将银子、田契、房契送进宫中。骆养性指挥锦衣卫忙着登记收据,短短两日,首批“捐款”折银已近百万两。
李伟斜倚乾清宫西暖阁软榻,翻看账本,心情舒畅,几乎要哼起小曲——他终于有了第一笔可自由支配的启动资金。
然而一口气还没喘匀,殿外就传来急促到变了调的嘶喊:“八百里加急!辽东军情!”
一名浑身浴血、盔甲破烂的信使,在太监搀扶下连滚带爬冲入殿中,掏出被血浸透的蜡丸密报,嘶哑喊道:“陛下……山海关外……数座大仓……被、被烧了!”话音未落,人已昏死。
李伟心中咯噔一沉,一股远甚于听闻孙传庭兵败的寒意窜遍全身。
密报内容更为骇人:后金派出数千精锐骑兵,如鬼魅般绕过重金打造的宁锦防线,未攻坚城,却精准袭击沿线的粮草军械转运大仓。一夜之间,塔山至松山外围数个核心补给节点尽化火海,数十万石粮草、无数箭矢火药冬衣,付之一炬。
这不是战败,而是釜底抽薪。
“……前线库存粮秣仅够支用七日。七日之后若无补给,十万大军即刻断炊。军心已乱,全线崩溃在即……”
他猛地起身,只觉天旋地转。
刚获得的百万两白银,在辽东巨大窟窿前杯水车薪。重新筹粮并远程运送,即便顺利也需一月,但前线七天后就断粮!
“完了……”首辅周延儒看完密报,面如死灰,瘫坐于地,“此乃天亡大明!”
整殿死寂,群臣皆陷绝望。物理距离与时间限制,似乎堵死了所有出路。
但在这片死寂中,李伟的脑子正以前所未有速度疯狂运转。
粮食……运输……时间……钱……
时间不够、距离太远,物理定律无法改变。唯一破局点,就是巨量的钱!只要有足够银两让沿途豪商地主不计代价主动送粮至军营,就能就地完成补给——用银子砸出一条临时后勤线!
需多少?三百万?五百万?越多越好!
可钱从何来?再搞“苦肉计”已不现实。
他目光扫过殿中一张张绝望的脸,一个疯狂大胆的念头如闪电划破脑海。
你们还在囤积居奇,朕已开始玩资产证券化!
“王承恩!”李伟声音冷静而不容置疑,“密传朕口谕,召集京城所有米行、布行、钱庄大掌柜,尤其是晋商代表,半个时辰后,朕于武英殿偏殿见他们。要快,要密!”
半个时辰后,武英殿偏殿。
十几位顶级富商巨贾正襟危坐,神情忐忑。刚经历“劝捐风波”,又被皇帝秘密召见,人人自危。
李伟开门见山,以最简练冰冷的话语复述了辽东绝境。
恐慌瞬间蔓延。商人比官员更懂这意味着什么:辽东一崩,后金入关,万贯家财顷刻化为乌有。
就在恐惧吞噬众人之际,李伟话锋一转:“朕今日召各位来,非为劝捐,而是请各位……发一笔天大的横财。”
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伟从容取出一份拟好的文书展开:“朕欲发行一种票据,名为‘大明兴业票据’。”他目光锐利扫视众人,“此乃朕以大明天子名义,向诸位借钱。总额五百万两白银。朕知立刻凑齐现银绝无可能,故朕不要现银。”
“朕要的,是你们手中‘承兑票’。你们各家钱庄、商号以自身信誉开具银票,朕收下这些银票,加盖玉玺,直接发往辽东及沿途州府,用以就地采买粮草。此为‘见票即兑’。”
一年长钱庄掌柜颤巍巍起身:“陛下……这……与空头支票何异?军中持票采买,百姓或粮商持票兑付,我等何以兑付?此将挤垮我等所有人!”
“问得好。”李伟点头,这正是关键所在。“朕自不会令诸位血本无归。此‘兴业票据’,便是朕给诸位的抵押和承诺。”
他竖一指:“第一,票据以月息二分计。一年之后,诸君投一百两,朕还一百二十四两。此利比之放贷如何?”
商贾眼中顿时迸发贪婪光芒。二分月利,这虽比市面上的高利贷要低,但眼下可是天子借贷,是能一口吞下数百万两的巨盘!若能如期收回,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泼天暴利!
李伟竖第二指:“此钱以何偿还?朕以未来三年盐税、商税为抵押!待流寇平定,天下稍安,税收便是金山银山。朕将成立‘税务共管处’,由户部与诸位代表共监,确保税款优先偿付票据本息。”
将未来税收打包卖出?闻所未闻,但背后巨利令人呼吸粗重。
人群中仍有人保持冷静:未来太遥远,若大明无未来呢?
李伟看穿其心思,抛出最后王牌:“朕知诸位忧心未来。故再给一‘即时’保障。”他击掌,王承恩呈上几只厚重紫檀木盒。
盒开,非金银,而是一叠叠厚厚田契、地契!
“京畿、南直隶,三座皇庄,共计一万五千顷上等水田之地契,在此!”
“另有山西大同两座未开采煤矿、云南三座铜矿的五十年特许开采权!”
“此皆作为‘兴业票据’额外增信抵押!若三年后税收不足偿付,诸位便可凭票据直接均分这些田产矿山!白纸黑字,朕今日便可盖玉玺,立国书!”
整个偏殿顿时沸腾。未来税收是期货,但皇庄地契、矿山开采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货!实打实的金山!尤其对晋商,煤矿简直是把金子往嘴里塞!
风险虽有,但在这泼天富贵前,又何足道哉?这已非借贷,而是以一张“可能”会亏的票,去赌一座金山!
李伟冷观这群被贪婪点燃的商人,心中涌起跨越四百年的知识优越感——这是以现代金融对古代精英的“降维打击”。
正当众人面红耳赤盘算份额时,李伟目光落向角落一沉默年轻人。他约二十五六岁,衣着寻常,眼神却锐利沉静,毫无狂热。只在李伟提到“税务共管”和“额外增信抵押”时,瞳孔微缩。
此人看懂了。他不仅看懂利润,更看懂这套“金融魔术”的底层逻辑——用未来现金流抵押,以实物资产增强信用,撬动远超当前购买力的巨资。
“你,叫什么名字?”李伟指他,饶有兴致。
年轻人一惊,即刻起身恭敬作揖:“草民范永斗,参见陛下。草民年轻识浅,只是随族中长辈见世面,不敢在陛下面前多言。”
范永斗……李伟心中默念,历史碎片闪过脑海。八大皇商……通敌……
他不动声色笑笑:“范永斗,很好。朕看你很沉稳,是做大事的料。对朕的‘兴业票据’,你有何看法?”
范永斗身子躬得更低,声音愈谦恭:“陛下天纵奇才,此策乃神来之笔,匪夷所思,利国利民,草民……唯有钦佩。”嘴上佩服,却不露半点实质想法。
有意思。李伟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追问。他知道,一条大鱼,已悄悄游进他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