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建平六年的初秋,济阳后溪的水更凉了些。溪边的芦苇抽出了白色的花穗,风一吹,像雪一样飘落在水面上,跟着溪水缓缓流淌。刘秀已经六岁半了,比夏天时又沉稳了些,每天除了跟着刘钦读书,还会帮着樊氏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去溪边提水、给后院的蔬菜浇水,模样愈发像个懂事的小大人。

这日午后,樊氏让刘秀去溪边洗衣 —— 东汉时孩童五六岁便要学做家事,刘秀虽为县令之子,却也不例外。他抱着装着脏衣服的竹篮,竹篮是樊氏用溪边长的竹子编的,边缘打磨得光滑,不会勾破衣服。刘秀穿着件浅灰色粗布短褐,光着脚丫踩在溪边的鹅卵石上,石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很舒服。

溪边已经有几个洗衣的妇人了,都是济阳乡下的农妇,穿着粗布衣裙,挽着袖子,手里拿着木槌,“砰砰” 地捶打着衣服。见到刘秀,她们都笑着打招呼:“小公子,又来帮夫人洗衣啦?” 刘秀点点头,甜甜地应了声:“张婶、李婶好。” 然后找了块平整的青石,放下竹篮,学着妇人的样子,把衣服铺在石头上,用木槌轻轻捶打。

就在这时,溪边传来一阵吵闹声。刘秀抬头一看,只见两个孩童正扭打在一起,滚在地上,衣服都沾满了泥。旁边还放着个破了的竹篓,里面的小鱼散落在地上,蹦跳着想要回到溪水里。那两个孩童,一个是邻村的王狗子,一个是本村的赵小虎,都是七岁左右,平时就喜欢打架,今天看样子是为了争夺竹篓里的鱼。

“这鱼是我先看到的!该归我!” 王狗子骑在赵小虎身上,拳头挥得高高的,大声喊道。赵小虎也不甘示弱,伸手去抓王狗子的头发:“明明是我先捞上来的!你抢我的!” 两人打得不可开交,脸上都沾了泥,眼泪鼻涕混在一起,看起来又可怜又好笑。

洗衣的妇人们见状,都纷纷放下手里的活,想去拉架,却又怕被孩子们误伤。张婶叹了口气:“这俩孩子,天天打架,真是不让人省心。” 李婶也说:“他们爹娘要是知道了,又得打他们一顿。” 刘秀放下手里的木槌,跑了过去,想把他们拉开。

“你们别打了!” 刘秀用力去拉王狗子的胳膊,想把他从赵小虎身上拉下来。可王狗子正在气头上,一把推开刘秀,刘秀没站稳,“啪” 地一声摔在地上,手肘磕到了石头,有点疼。但他没哭,爬起来,又跑过去,这次他没有硬拉,而是站在两人中间,大声说:“你们看,鱼都快死了!”

王狗子和赵小虎愣了一下,停下了手,看向地上的鱼。那些小鱼在地上蹦跳了一会儿,已经没什么力气了,嘴巴一张一合,眼看就要不行了。刘秀趁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条小鱼,放进溪水里。小鱼一进溪水,立刻活了过来,摇着尾巴游进了深处。

“鱼在溪水里才自在,” 刘秀站起身,看着王狗子和赵小虎,轻声说,“你们把它们捞上来,它们会难受的;你们为了它们打架,自己也会疼,还会让爹娘生气,这多不好啊?” 王狗子和赵小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怒气渐渐消了,只剩下不好意思。王狗子挠了挠头:“我…… 我就是想把鱼带回家,给我娘熬汤喝。” 赵小虎也说:“我也是,我娘生病了,我想让她喝点鱼汤补补。”

刘秀笑了:“原来你们都是为了爹娘啊,这是好事。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比如每天来溪边捞几条鱼,分给你们的爹娘,这样你们不用打架,还能让爹娘都开心,好不好?” 王狗子和赵小虎眼睛一亮,纷纷点头:“好!好!我们一起捞鱼!” 刘秀拉起他们的手,把他们带到溪边:“走,我们现在就捞,不过只能捞几条,不能多捞,不然溪里的鱼就少了。”

就在刘秀握住王狗子和赵小虎手的那一刻,他掌心忽然传来一阵温气 —— 那是来自溪畔圆石和石上 “柔” 字痕的气脉,温和却有力量,顺着他的指尖,传递到王狗子和赵小虎的手上。两人只觉得一股暖流从手心流进身体里,刚才打架的戾气瞬间消失了,心里变得暖暖的,格外平静。

溪边的妇人们都看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纷纷称赞刘秀:“小公子真是厉害,几句话就把这俩熊孩子劝好了!” “小公子不仅心善,还这么会说话,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张老丈也拄着枣木杖走了过来,笑着说:“秀儿这孩子,天生就有仁厚之心,还懂‘以柔克刚’的道理,将来肯定能做大事,造福百姓。”

刘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拉着王狗子和赵小虎的手,开始捞鱼。他们用破了的竹篓,小心地在溪边捞着,不一会儿就捞到了三条小鱼。刘秀把鱼分给他们:“王狗子两条,赵小虎一条,明天我们再捞,换过来,好不好?” 两人点点头,拿着鱼,开开心心地跑回家了。

刘秀回到青石旁,继续洗衣。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暖的,溪水的声音也变得格外轻柔,像是在为他喝彩。他摸了摸手肘,刚才磕到的地方已经不疼了,反而有点温温的 —— 他知道,这是溪水的灵气在保护他,是圆石的气脉在滋养他。

傍晚时分,刘秀提着洗好的衣服,开开心心地往家走。路上,他想起了樊氏说的阴丽华小姐姐,心里想着:要是丽华小姐姐在,她肯定也会像我一样,劝王狗子和赵小虎不要打架,还会帮他们一起捞鱼吧?他不知道,这份小小的念想,将会成为他未来人生中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 的重要伏笔,让他在乱世中,多了一份坚持和希望。

回到官舍,樊氏见刘秀回来了,赶紧接过他手里的衣服:“秀儿,今天洗衣累不累?快坐下歇会儿,娘给你煮了鸡蛋羹。” 刘秀摇摇头:“不累,娘,我今天还劝好了两个打架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捞鱼给他们爹娘熬汤呢。” 樊氏笑了:“咱们秀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娘为你骄傲。”

夜里,刘秀躺在床上,手里握着溪畔的圆石,很快就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和王狗子、赵小虎一起在溪边捞鱼,还梦见了一个穿着浅粉色衣裙的小姐姐,站在溪边对着他笑,模样格外好看。他想知道小姐姐的名字,可还没等他问,梦就醒了。刘秀摸了摸掌心,圆石还是温温的,他想起了樊氏说的丽华小姐姐,心里暗暗想:那个梦里的小姐姐,会不会就是丽华小姐姐呢?

窗外的溪水,还在静静流着,水声轻柔,像在为这个仁厚的孩子唱着安眠曲。官舍里的灯光,昏黄却温暖,照亮了樊氏手中的针线,也照亮了刘秀未来的人生。而那场孩童间的争执,像一个小小的考验,见证了刘秀 “以柔处世” 的品性,也见证了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 的传奇,在慢慢展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