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凡心问道记》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东方仙侠小说,作者“张鑫博”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沈慕禾苏晚晴,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1746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凡心问道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风楼的夜格外静,静得能听到巷外更夫打更的声音。沈慕禾坐在窗前,指尖摩挲着清心佩,耳畔似乎还萦绕着张砚山提起“黑风教”时的凝重语气。他运转起《清静经》中的吐纳法,气息在体内周流不息,如月光下的溪流般澄澈,将那丝若有若无的警惕涤荡成平和的觉知。
“邪派么……”他轻声自语,想起玄谷子曾说“正与邪,只在一念之间。执于术而失于道,便是邪;守于道而驭于术,方为正”。黑风教打着修道的旗号行骗,正是本末倒置,沦为术的奴隶。
子夜时分,巷口忽然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像是狸猫踏过落叶。沈慕禾睁开眼,“辨气”之术悄然运转——那是两股阴浊的气息,带着贪婪与凶戾,正朝着清风楼的方向靠近。
他起身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向外望去。只见两个穿着夜行衣的黑影,身形矫健,正贴着墙根往二楼摸来。他们的步伐轻飘,显然练过些粗浅的功夫,可周身气息杂乱,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戾气,与正经习武之人截然不同。
“果然来了。”沈慕禾心中了然,这定是王公子请来的人手,十有八九与黑风教有关。他没有惊动对方,只是退后一步,静立在门后,如渊渟岳峙,等着对方自投罗网。
“吱呀”一声轻响,门锁被一根细铁丝悄无声息地挑开。两个黑影闪身进来,手里握着短刀,眼神在屋内扫了一圈,看到窗边的沈慕禾时,明显愣了一下——他们没想到这书生竟还没睡。
“小子,识相的就别出声!”左边的黑影压低声音,刀尖指向沈慕禾,“跟我们走一趟,保你少吃点苦头!”
沈慕禾看着他们,语气平静:“是王公子派你们来的?”
右边的黑影啐了一口:“少废话!王公子的事也是你能问的?乖乖束手就擒,否则别怪爷爷刀下无情!”说罢,挥刀就朝沈慕禾砍来,刀风带着一股腥气,显然沾过不少血腥。
沈慕禾身形不动,只在刀锋近身的瞬间,手腕轻翻,指尖如灵蛇般探出,精准地扣住了对方的手腕脉门。那黑影只觉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涌来,手腕一麻,短刀“哐当”落地。
另一个黑影见状,挥刀从侧面袭来。沈慕禾不慌不忙,侧身避开刀锋,同时一脚踢出,正踹在对方膝盖弯。那黑影吃痛,单膝跪地,沈慕禾顺势夺下他手中的刀,反手将两人的胳膊拧到身后,用他们腰间的腰带捆了个结实。
整个过程不过瞬息之间,两个黑影还没反应过来,就已束手就擒,嘴里发出“呜呜”的挣扎声。
“说吧,你们是黑风教的人?”沈慕禾踢了踢地上的短刀,刀刃上刻着一个扭曲的“风”字,显然是教派的标记。
左边的黑影梗着脖子:“是又怎样?我们黑风教的人遍布金陵,你敢动我们,就是与整个黑风教为敌!”
“与人为敌,也要看对方是正是邪。”沈慕禾淡淡道,“你们借着修道的名义,坑蒙拐骗,助纣为虐,与邪魔何异?”他运转“辨气”之术,能清晰地感知到两人体内气息中夹杂着一丝微弱的阴寒之气,显然是修炼了某种邪门功法。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张砚山的声音:“沈小友,出事了?”
“张楼主,进来吧。”沈慕禾打开门。
张砚山提着灯笼走进来,看到地上捆着的两个黑衣人,眉头皱得更紧:“果然是黑风教的人。他们的功法邪门得很,能吸人精气,修炼越快,心性越容易被戾气吞噬。”
那两个黑影听到“吸人精气”,眼神里闪过一丝恐惧,随即又变得凶狠:“我们教主神通广大,定不会放过你!”
沈慕禾懒得与他们多费口舌,对张砚山道:“张楼主,这两人该如何处置?”
“交给官府?”张砚山摇摇头,“知府本就偏袒王公子,未必会秉公处理。不如……”他凑近沈慕禾,压低声音,“黑风教的总坛在城外的黑风岭,据说他们近日在炼制一种‘聚气丹’,需要大量药材,甚至……活人做药引。若是能拿到证据,或许能一举扳倒他们。”
沈慕禾心中一凛:“用活人做药引?简直丧心病狂!”
“所以这教派对金陵城来说,是心腹大患。”张砚山叹了口气,“只是他们行事隐秘,又有官府中人包庇,一直没能抓到实证。”
沈慕禾看着地上的两个黑影,忽然有了主意:“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嘴里套出些消息。”他蹲下身,看着其中一个年纪稍轻的黑影,“你们修炼的邪功,是不是时常让你们心神不宁,夜里做噩梦?”
那黑影脸色微变,显然被说中了心事。邪门功法虽能快速提升功力,却会扰乱心性,留下隐患。
“我可以帮你们化解体内的戾气,减轻痛苦。”沈慕禾道,“但你们要告诉我,黑风教的总坛布局,以及‘聚气丹’的炼制地点。”
年长的黑影厉声喝道:“休想!背叛教主,会被扒皮抽筋的!”
年轻的黑影却犹豫了,脸上露出挣扎之色。沈慕禾看出他并非完全丧心病狂,只是被胁迫加入,便运转自身清气,指尖轻轻点在他的百会穴上。一股温和的气流缓缓注入,年轻黑影只觉脑中的烦躁感消散不少,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
“怎么样?”沈慕禾收回手,“这只是一点皮毛。若你们肯回头,我可以帮你们彻底摆脱邪功的控制。”
年轻的黑影看着他,眼神里的恐惧渐渐被渴望取代:“你……你真的能帮我们?”
“道在己心,回头是岸。”沈慕禾点头,“但若执迷不悟,只会被戾气吞噬,落得个爆体而亡的下场。”
这话戳中了两人的痛处。他们修炼邪功后,确实时常感觉体内气息翻涌,如同有无数毒虫在啃噬经脉。年轻的黑影咬了咬牙:“我说!黑风岭总坛有三处暗哨,聚气丹的丹房在总坛后院的密室里,由护法亲自看守……”
他一股脑地将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年长的黑影起初还想阻止,却被沈慕禾用清气点中几处穴位,浑身酸软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伴招供。
张砚山在一旁听得仔细,不时点头,显然这些信息与他之前的猜测吻合。
“多谢两位告知。”沈慕禾解开两人的束缚,“你们走吧,从今往后,好自为之。若再与黑风教为伍,下次便没人能救你们了。”
两个黑影愣在原地,似乎没想到会被轻易放走。年轻的黑影对着沈慕禾磕了个头:“多谢先生不杀之恩,我们这就离开金陵,再也不碰黑风教的东西!”说罢,拉着年长的黑影匆匆离去,消失在夜色中。
“你就这么放他们走了?”张砚山有些诧异。
“他们本性并非极恶,只是被胁迫利诱。”沈慕禾道,“与其强行惩治,不如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清静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善’,也包括给恶人回头的可能。”
张砚山抚掌赞叹:“沈小友的境界,老夫自愧不如。只是黑风教势大,仅凭我们两人,怕是难以撼动。”
“未必需要我们亲自动手。”沈慕禾眼中闪过一丝清明,“柳员外是金陵商会的会长,与许多商户交好,而黑风教坑害过不少富商;再者,王公子虽是知府之子,却并非所有人都与他同流合污。我们可以将证据交给柳员外,让他联合商户向巡抚上书,再设法让黑风教的恶行传到百姓耳中,届时民心所向,官府想包庇也难。”
张砚山眼前一亮:“这主意好!借势而为,不费吹灰之力。”
次日一早,沈慕禾便去了柳府。柳员外听他说完黑风教的恶行,尤其是用活人做药引一事,气得拍案而起:“这群邪魔!竟敢在金陵城如此放肆!沈先生放心,我这就联络商会的人,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柳如烟也在一旁,听到沈慕禾昨夜的经历,脸上满是担忧:“先生可要当心,那黑风教如此狠毒,怕是会报复。”
“放心吧,邪不压正。”沈慕禾笑了笑,“他们若敢来,我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
接下来的几日,金陵城暗流涌动。柳员外联合了数十家商户,联名向巡抚递上状纸,揭发黑风教的罪行;同时,百姓间也开始流传黑风教用活人炼药的传闻,人心惶惶,纷纷要求官府彻查。
知府起初还想压下此事,却架不住商户的压力和百姓的呼声,更怕被巡抚问责,只得下令彻查黑风教。
黑风教教主得知消息,又惊又怒,认定是沈慕禾在背后搞鬼,当即派出教中最厉害的护法,前往清风楼取沈慕禾的性命。
这日午后,清风楼忽然来了一个身着黑袍的中年男子,面色阴鸷,眼神如毒蛇般阴冷。他一进门,便盯着正在算账的沈慕禾,声音沙哑:“你就是沈慕禾?”
沈慕禾抬头,“辨气”之术瞬间运转——此人周身气息阴寒刺骨,比之前那两个黑衣人浓郁百倍,显然功力深厚,且双手沾满血腥,是个双手沾满罪孽之人。
“正是。”沈慕禾放下账本,平静地看着他,“阁下是黑风教的护法?”
黑袍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既然知道,就该明白,得罪我们黑风教,只有死路一条。”他说着,双掌一扬,一股黑色的气浪朝着沈慕禾袭来,带着刺鼻的腥臭味,显然是修炼邪功凝聚的戾气。
周围的客人吓得尖叫着四散躲避,张砚山脸色一变,正要上前,却被沈慕禾拦住。
“这点伎俩,也敢称‘神通’?”沈慕禾站起身,体内清气运转,双手结印,正是《清静经》中记载的“清心印”。他低喝一声,一股柔和却纯净的气流迎向黑色气浪,两股力量相撞,黑色气浪如同冰雪遇阳,瞬间消融。
黑袍人脸色剧变:“你也懂法术?”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书生,竟有如此修为。
“我修的是正道,你练的是邪术,岂能相提并论?”沈慕禾一步踏出,清气如潮水般涌来,黑袍人只觉呼吸困难,仿佛被无形的屏障笼罩。他怒吼一声,掏出一把黑色匕首,匕首上涂着幽绿的毒液,朝着沈慕禾刺来。
沈慕禾不闪不避,指尖一弹,一枚铜钱破空而出,正好打在匕首的侧面。黑袍人只觉手腕一震,匕首脱手飞出,钉在旁边的柱子上,毒液溅出,竟将木头腐蚀出一个小洞。
“你的邪术,伤不了我。”沈慕禾的声音如同金石,带着一股正气,“你修炼邪功,残害生灵,早已逆天而行,今日便是你的报应。”他双手再次结印,清气凝聚成一道淡淡的光刃,朝着黑袍人飞去。
黑袍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逃,却被光刃擦中肩头,顿时惨叫一声,肩头的衣服化为灰烬,露出焦黑的皮肉,一股焦臭的气味弥漫开来。他不敢停留,连滚带爬地冲出清风楼,狼狈逃窜。
清风楼内一片寂静,片刻后,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客人们看着沈慕禾,眼神里满是敬畏与感激——他们虽不知发生了什么,却看得出是沈慕禾击退了恶人。
张砚山走上前,擦了擦额头的汗:“沈小友,好手段!”
沈慕禾收了气息,微微喘息——与黑袍人这一战,看似轻松,实则耗损了不少清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黑风教教主绝不会善罢甘休。
夕阳西下,清风楼外的巷口,一个黑影正对着远方的黑风岭方向,低声禀报着什么。黑风岭上,一座阴森的大殿内,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男子听完禀报,猛地一拍桌子,面具下的眼睛闪过一丝狠厉:“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坏我大事?传令下去,明日午时,踏平清风楼!”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沈慕禾站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晚霞,握紧了手中的《清静经》。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战,不仅是术法的较量,更是正邪的交锋,是对他道心的终极考验。
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种守正卫道的坚定。正如《清静经》所言:“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守住这份清静与正道,纵有千难万险,亦能安然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