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一不小心把教育界卷成爽文小说的所有章节都能在哪里免费读到?

一不小心把教育界卷成爽文

作者:款冬子

字数:223655字

2025-08-13 10:57:02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职场婚恋小说——《一不小心把教育界卷成爽文》!由知名作家“款冬子”创作,以沈南乔傅承砚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23655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一不小心把教育界卷成爽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沈南乔一进办公室,就见英语老师杨雪晴凑过来,“群里的表你看了没?”

沈南乔摇头,“还没看手机,怎么了?”

“咱们教师宿舍不是要搬到御景轩吗?通知下来了,说是改建好了,我们下个月就可以搬进去,刚好是国庆放假,我们有时间收拾整理。”

沈南乔拿出手机看。

“校长的意思是结婚的有家庭孩子的就住套房,单身的就四人合住一套。”杨雪晴继续道,“我们俩申请住在一起怎么样?”

沈南乔看着群里的表,已经有不少同事填了想要的房间。

“怎么10楼都没人要?”沈南乔奇怪。

“本来御景轩9楼和10楼是复式,所以电梯只到9楼,现在改成教师公寓,原本的9楼和10楼封上了,但要去10楼得坐电梯到9楼,再爬一层上10楼,大家都觉得麻烦,所以就都没选。”

沈南乔往下滑,看到杨雪晴的名字在903房。

“你早上不在,大家都争着填,我怕慢了就先填了。”杨雪晴解释道。

“所以你说和我一套房是跟我说笑的?”沈南乔轻扯嘴角,“还是你要陪我上10楼?”

现在10楼没人选,她也别无选择。

“我早上填的时候904还空着的。”杨雪晴有些尴尬。

这时上课铃声响起,沈南乔也不好继续拿着手机填房号,于是把手机合上,抓起办公桌上的课本就往教室赶。

下个星期月考,也是摸底考,就不知道这班新生底子如何。

去年沈南乔一研究生毕业就考进平江教育系统,分配到平江高级中学。

考虑到沈南乔是新教师,没什么教学经验,上学期让她顶替请产假的一位女教师,并没有让她当班主任,只让她当高一8班的语文老师。

这学期请产假的语文老师回来上班了,所以没让沈南乔跟上高二,而是安排新高一3班给她带。

正确来说,今年是沈南乔第一次当班主任,很多事情都在摸索阶段。

苏然六月底参加京都的中考,考上了京都四中。

却死活不愿意去上学,最后家里长辈拿他没办法,只好塞进沈南乔的班里,成为了沈南乔的学生。

对此,沈南乔虽然不明白苏然放弃教育资源更好的京都四中,反而跑来平江当她的学生,但苏然对她的依赖她还是感觉得到的。

也罢!

学习这事也不是说教育资源好就学习好,说到底还是需要学生有上进心,自己愿意学比什么都强。

再来平江高级中学是整个平江最好的高中,升学率很高,苏然脑子灵活,只要这三年保持以往的状态,考回京都还是没问题的。

沈南乔抱着书进教室,上课铃声响了,都还闹成一团,有一个甚至差点迎头撞上要进门的沈南乔。

看到班主任来了,他们才收起玩笑坐回座位。

沈南乔是新手班主任,对这些小自己十来岁的学生其实也没什么招,只是尽量和平沟通。

好在她带的这个班,学生总体还算听话。

沈南乔把书放到讲台上就对课代表道,“周漪,你待会把昨晚的作业收起来。”

早上她赶着去看苏然,倒是没来得及收作业起来查。

“下周三四五要月考,考完就放国庆,这几天大家上点心,会排名的。”沈南乔边说边打开点名册,点名。

整个班级48人,苏然生病请假,还有一个开学到现在一直没来上学的秦旻年。

秦旻年是今年中考状元,中考结束后回老家途中出了车祸,腿断了在复原中。

沈南乔是通过电话家访才知道这事,当时秦旻年的妈妈说很快就会送他来学校上学,只是不能住宿。

但现在依旧没见人影。

沈南乔看着那一大串病假符号的点名册,心想还是得去秦旻年家访一下,毕竟再拖下去,秦旻年的功课怕是会跟不上。

合上点名册,沈南乔开始上课,虽说下周要月考,但语文的课程并不轻松,还得赶课时。

沈南乔翻开课本,粉笔在黑板上流畅地写下“赤壁赋”三个大字,墨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今天我们要走进苏轼笔下的赤壁,感受千年前那场水月之思。”

她的话音刚落,坐在后排的男生林阳举手提问:“老师,现在高铁飞机都有了,学古人泛舟江上的感慨有什么用?”

教室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不少学生露出赞同的神色。

学生对于学古文向来不喜。

一是古文枯燥无味,二是一学就是重点要点考点难点,最最最讨厌的还要背。

比如今天学《赤壁赋》,不用说,肯定要全文注释加背诵。

沈南乔看他们的反应,笑了笑。

她放下粉笔,走到窗边推开半扇木窗,九月的风裹挟着桂花香涌进教室:“林阳这个问题问得好。”

“只是你们要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而古文里则藏着华国人最本真的精神密码。”

“你们看苏轼,”沈南乔的手指划过课本上的文字,“他被贬黄州,人生跌入谷底,却能在赤壁之下悟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在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该有的豁达与智慧。就像我们今天遇到学习瓶颈、生活挫折,这些千年之前的哲思,依然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曾看过一本叫《东坡尺牍》的古籍,有一位清代的寒窗书生在页边批注,说每当乡试落第,就靠读《赤壁赋》重拾信心。而这古人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依然鲜活。”

沈南乔的话并不怎么能让学生共鸣。

课代表周漪举起手:“老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我总觉得太悲观了。”

沈南乔微笑着走到她身边,“苏轼确实感叹了人生短暂,但更重要的是后半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是在说,虽然生命有限,但我们可以在精神世界里追求无限。就像现在的航天人探索宇宙,不正是在延续这种对永恒的追寻吗?”

说到这里,沈南乔想起昨天看到的新闻,“昨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咱们平江新建的图书馆穹顶,采用的就是《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意境设计。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城市的灵魂。”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阳光在学生们若有所思的脸庞上投下斑驳光影。

沈南乔翻开教案,取出几张泛黄的老照片:“这是民国时期平江中学的国文课堂,学生们在战火中诵读《赤壁赋》。他们或许不知道,正是这些文字,支撑着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坚守文化的根脉。”

……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