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副本系统,我让朱元璋泪奔》小说章节列表免费试读,朱柏小说在线阅读

大明:副本系统,我让朱元璋泪奔

作者:YY花0

字数:224973字

2025-08-04 10:22:59 连载

简介

大明:副本系统,我让朱元璋泪奔》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朱柏的故事,看点十足。《大明:副本系统,我让朱元璋泪奔》这本连载历史脑洞小说已经写了224973字,喜欢看历史脑洞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大明:副本系统,我让朱元璋泪奔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此刻在一旁观看着的朱元璋被此情此景深深触动。

“我未料想,在最危急的关头,不仅有于谦这样的忠臣挺身而出,竟连整个朝堂之人都无所畏惧、毫不退缩。当真无愧于‘大明忠臣’之名!”

望向杨士奇几人,朱元璋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肯定。

即便是文臣,在这国家存亡之时,他们也毫无退缩之意,仍愿与君主一同进退。

朱元璋侧身对于谦笑道:“你也都看到了,当初让你担任内阁首辅,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可……臣只怕难当重任。”于谦仍然想推辞。

“你的才能如何,我心里清楚。”朱元璋语气坚定,“不必再推脱了,从今日起,你就是正统年间内阁首辅。”

于谦缓缓叹了口气,终是沉默点头。他知道,眼下并非明哲保身之时,推脱也无法改变什么。

“既然陛下执意如此,臣愿接受使命。”

“很好。”朱元璋露出欣慰的微笑。

几人相视一笑,彼此都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

另一边,蓝玉悄悄看着这画面,脑中猛然浮现出史书中关于自己死状的描述。

书上曾记载,自己的结局竟会是被“剥皮填草”。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由一颤。

恰在此时,朱元璋望了他一眼,随即开口询问:

“蓝玉,你怎么了?”

“没事,皇上,臣没事。”蓝玉忙摆手表示无妨,心中却是阵阵不安。

面对朱元璋那熟悉的笑意,他顿感脊背发凉。

朱元璋眉头微蹙,察觉到蓝玉神情异样,虽感疑惑,却未深究,将注意力重新放回画面上。

众人再次看向眼前幻景变化。

此时画面之中,于谦一身戎装已然登场。他临危不乱,正率领明军抵御瓦剌大军,在北京保卫战中从容调度。

在他的布置之下,战局已然明了,瓦剌兵节节败退。

从画中朱元璋已然可以判断:只要战局持续下去,大明即将大获全胜。

然而正当胜利在望之际,意想不到的变数突然发生——

溃败之中的也先竟然另出奇计:派出瓦剌兵士,挟持朱祁镇前往各关口诈门而入,妄图重取京城主动权。

他们此刻已到了第一道关卡——白羊口。

朱祁镇神色自若,望着城上守军将士,淡淡开口说道:

“朕回来了。”

随后从容下令:“令尔等速速开门迎驾。”

守军闻言彼此对视,久久无人应答。

……

这一幕落在众仙家眼中,人人脸色各异,

其中尤以徐达、蓝玉等几位将军脸色最为沉重。

他们神情中既有不解,亦带羞愤与怒火交织。

而朱元璋几乎已到了愤怒的边缘:

“这就是你所说的大明皇帝?竟然只能靠叫门求存?”

他愤怒之下,还踹了朱棣两脚:

“好啊,你可真有本事,教出来这么个混账儿子!”

“你一家把老朱家的脸全丢光了!”

朱元璋越说越气,脸上青筋跳动。

朱棣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声音低微地认错:

“是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这个混账东西,现在才知道悔改,早干什么去了?”朱元璋狠狠地拧住朱棣的耳朵。

疼得朱棣直哼哼。

“爹,轻点,外面还有人看着呢。”朱棣赶紧求饶。

朱元璋冷哼一声,神色阴沉。

朱祁钰与在场众人,不由沉默,目光重新回到画面之上。

……

画面里。

朱祁镇正在叩击城门。

城楼上官兵一时语塞,彼此对视,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整个白羊口城墙上下,个个神情凝重。

“朕回来了,快开城门!”朱祁镇又再次催促。

城头将领脸色复杂,难做决定。

他们刚得知一个消息——朱祁钰已登帝位。

眼前前朝皇帝要进城,让官兵深感进退两难。

一名将领说道:“如果冒然打开城门,不是等于把白羊口拱手送给瓦剌了吗?”

“是啊,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

有人握着刀苦笑:“可这是太上皇,要是得罪了他,咱们恐怕也要担上叛逆的罪名。”

城下朱祁镇默不作声,神色同样沉重。

他身处险境,被瓦剌大军所迫,只能期望城门尽快开启。

……

第五十三节

此刻,朱元璋心中愤怒难当。

子孙如此不成器,怎不令先祖寒心!

这局面,实在耻辱!

“那白羊口的门,最后究竟开了没?”朱元璋问。

“没有开,那扇门最后没能打开。”

“就在大家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

朱柏望着画面继续说。

徐达略微思索,已猜到是谁,“是于谦。”

朱柏微微点头,未多说一言。

一旁的于谦眼神里流露出触动,想不到竟真有人愿意为他扛下如此重担。

“这样做,恐怕要和太上皇正面冲突。”蓝玉道。

“那废物一样的人,别说太上皇了,就是当个皇帝也是玷污皇位!”

朱元璋猛然拍桌大怒。

大殿之中顿时一片沉默,无人敢言。

……

画面再转,守军将领们仍在犹豫不决时,忽然一人靠近主将耳旁低语几句。

那人一听,顿时来了主意。

朱祁镇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他如今被拘禁在南宫之内。

准确来说,打他返回京城的那天起,便被朱元璋下令安置在了南宫。

现在的生活犹如牢笼,终日不见天日,处境无比艰难。

甚至比起在瓦剌当俘虏的日子还要难受。

他缩在角落里,浑身战栗。

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谁?”他本能地问道。

随即,大门猛然被推开。

首先走进来的是几名锦衣卫,然后是两道身影。

一位是朱元璋,另一位是朱棣。

两人缓步靠近,而此刻的朱祁镇已经恐惧到了极点。

“太祖爷爷,太宗爷爷……”

他脱口而出,眼中满是惊惧。

“你还知道我是你太祖爷爷?今天不教训你,我就不配当这太祖!就因为你,数十万将士死在土木堡!”

朱元璋怒不可遏。

这是他这辈子最为愤怒的一次!

他脱下脚上的鞋,猛地向朱祁镇的头扔去。

“啪啪啪——”

鞋底一下一下狠狠砸在朱祁镇头上,接连打了十多下。

“太祖爷爷,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饶命啊,饶命啊……”

朱祁镇惨叫着求饶。

“我 ** 你这逆子!”

“我非得教训你这个败类不可!”

“大明精锐因为你葬送在土木堡,国家的兴盛也因你走向衰落!”

“你就是整个大明朝的耻辱!”

“今天非得把你打个半死!”

朱元璋亲自动手,狂怒之下猛打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寂静的南宫内,朱祁镇像受伤野兽一样哭嚎着。

“太祖爷爷,我知道错了!”

“求求你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敢了!”

他哭着恳求饶恕,却没有人对他生出哪怕一丝怜悯——他所遭受的全是咎由自取。

朱元璋打完后扶着柱子气喘不止。

“老子气坏了!真的是气坏了!”

起初他只是生气,但远远没有这么愤怒。

真正激怒他的,是看到朱柏出示的画面,见到那副荒唐至极、主动开城门投降敌人的“叫门天子”模样,让他再也压不住怒火,心头如烈焰翻滚。

“父皇莫气,这种不成器的东西,让我来处理。”

朱棣冷冷开口,走上前对着朱祁镇又是一阵暴踢猛踹。

年轻的他力道刚猛不输其父,朱祁镇没挨几下便痛晕过去。

朱元璋冷冷讥笑:“这等草包,打仗还没出征就已经被打晕了,还妄想带兵亲征?”

他脸色微变。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样无用之人却身居大明皇位,是对他祖先最严重的亵渎。

朱柏此时赶来,迟了一步,眯着眼笑着说道:

“父王、四哥,我是来晚了吧?”

话语里隐隐带有一丝试探之意。

“你是故意来看笑话、趁火打劫的吧?”朱元璋怒视着他,眼神如刀。

朱柏只是干笑了两声。

当他看到昏厥过去的朱祁镇时,笑意顿时一凝,忍不住低声说:“这位大明‘战神’也太不经打了?”

“给咱闭嘴!”

“再敢乱说话,撕了你的嘴!”

朱元璋与朱棣几乎同时咆哮,语气里满是愤怒。

二人眼中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冲上前教训朱柏一顿。

这家伙,一定是故意跑来看热闹的!

……

朱元璋等人离开了南宫,可他们胸中的怒气始终未散。

他的眼神中透着血红,良久都无法平静。

“祖祖辈辈拼死打下的江山,竟被这不成器的子孙败坏得不成样子!”

“真叫人气得发狂!快气死我了!”

一向刚强的朱元璋,这一次几乎气得吐血。

朱柏走上前来劝说:“爹,您也别再生气了。过去的事已成定局,未来的路,还来得及去改。”

朱元璋听完没有再言语,心中却隐隐泛起几分悲凉。

两人正低声说话间,一名锦衣卫走上前来,跪地恭敬行礼。

“臣拜见太祖高皇帝,拜见太宗皇帝!”

语气虽恭敬,却略带犹豫。

朱元璋察觉到异样,淡淡开口:“这儿无外人,直说吧。可是敌兵来犯?”

被看出异常,锦衣卫急忙回应:

“启禀太祖高皇帝、太宗皇帝,洪熙皇帝之妻、当朝太皇太后张氏,求见两位圣上。”

朱元璋一时间未接话,半晌后才反应过来——

张太皇太后乃朱棣之子朱高炽的妻子,一生历经三朝,是辅佐多位皇帝的国母级人物,堪称大明王朝鼎盛岁月的见证者与建设者之一。

殿堂陷入沉寂,只余几人心头思绪翻涌。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开口说道:

“既然是她要见,咱们就走一遭。”

说罢,他又看向朱棣:

“到底是你的儿媳,一同过去见见吧。”

朱棣虽沉默无言,却也知此番相见无可避免。

几人一同向安定宫而去。路上所遇宫人皆恭恭敬敬地跪拜。

……

安定宫中。

屋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独自坐在床边,神情落寞。

她是身历数帝更迭的大明太皇太后张氏。此刻虽已生命垂暮,但仍执着等待朱元璋与朱棣的到来。

一旁的宫女小声安慰道:

“太皇太后请安心,已命人传信,太祖和太宗他们很快就到了。”

张太皇太后闻言,眼神仍透出深深的疑虑和深深的思念。

“别骗我,太祖他们……真的还活着吗?”她语气中满是迟疑与不敢相信。虽说有传言传入耳中,但她仍无法确定真假。

旁边的宫女轻声回应:“应该是真的,如今京城上下都在传,说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都回来了。”

听到这话,张氏微微动容。她年事已高,风烛残年,生命所剩无多。她低声说道:“若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太祖高皇帝与太宗皇帝,此生无憾了。”

宫女听了心中一阵酸楚,不由得生出怜意。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原来朱棣与朱元璋等人已来到安定宫前。张氏望见他们的身影,尤其看到朱棣时,整个人顿时怔住了。

虽然朱棣比记忆中年轻了许多,但她还是一眼便认出了这位曾经的太宗皇帝。至于朱元璋,更是真实地站在眼前。她目光不断在两人之间游移,一时间竟反应不过来。

泪水滑落眼角,她颤抖着将拐杖一旁丢开,挣扎着跪地叩拜。

“儿媳张氏,参见太祖高皇帝。”

“参见太宗皇帝!”

她跪在地上,神情虔诚,深深叩拜。

朱元璋与朱棣默默注视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人。朱棣慢慢走上前,望着这位曾经辅佐三代帝王的女子,内心翻涌着难以言表的情绪。

她为大明、为皇室付出了太多。

丈夫朱高炽即位不足十月便去世,她强忍悲伤,扶持皇孙继续支撑朝局,未曾懈怠分毫。

土木堡之变,更是对她沉重一击。

一时之间,朱棣感慨万千,只是一声叹息。这一声叹息里,藏着他对她的心疼,也包含了太多过往的沉痛。

她早年丧夫,中年失子,晚年落寞凄苦。

她这一生,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连朱元璋也不禁心生怜悯。

“你受苦了。”

“起来吧,不必跪着。”

张氏泪流满面,情绪更显悲伤。

“妾身不觉得苦,为了大明朝江山与社稷,哪怕死亦无憾。”

“只是妾身心有愧疚。”

“几代君王辛苦创下的基业,在我这一代被损毁。每念及此,我愧对太祖,愧对列祖列宗。”

说到此处,她哭得越发伤心,头深深低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