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在线免费阅读知意绾心完整小说

知意绾心

作者:南柯一梦会卿卿

字数:121337字

2025-08-03 10:48:40 完结

简介

知意绾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古言脑洞小说,作者“南柯一梦会卿卿”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沈知意石砚之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21337字,喜欢古言脑洞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知意绾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残雪在墙角化成冰水,滴滴答答落在青石板上。沈知意正低头给“知味轩”的门板刷桐油,防备开春受潮,就见石砚之从外面回来,肩上落着层薄霜,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纸。

“查到了。”他把纸往桌上一拍,是份客栈的入住记录,墨迹已经有些晕染,“我爹坠崖前三天,在城郊‘迎客来’客栈见过李嵩。”

沈知意放下桐油刷,指尖刚触到那张纸,腕间的红绳突然像被火烫了似的,灼痛感顺着血管蔓延开。她眼前一阵发黑,无数纷乱的画面涌来:

昏暗的客栈房间里,石父正指着本账簿怒斥李嵩,他的手指戳在“石榴屯”“何氏”等字眼上,声音因愤怒而发颤。李嵩坐在对面,手里把玩着枚玉佩,笑得阴鸷:“石兄何必较真?不过是些没人要的孤女,卖去富人家做活,总比饿死强。”

石父猛地拍案而起,账簿滑落在地,露出里面夹着的卖身契,最上面那张写着“何秀丽,年十六,作价五十两”。“你这是伤天害理!”石父的声音带着哭腔,“那些都是活生生的人!”

李嵩突然变脸,从靴筒里抽出把匕首,寒光在烛火下闪了闪。石父转身想跑,却被他从背后刺中后腰,鲜血瞬间染红了青布长衫。他倒在地上,最后看了眼那枚刻着“嵩”字的玉佩,眼里满是不甘……

“知意!”石砚之的声音把她从幻境中拽出来,他正用力掐着她的人中,眉头拧成个疙瘩,“你怎么了?脸色这么白?”

沈知意捂着心口喘粗气,冷汗把里衣都浸湿了。她看向石砚之,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光映得他眼底发红:“我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他看到了李嵩的账本。”沈知意的声音还有些发颤,她把刚才看到的画面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包括那张何秀丽的卖身契,“你爹想揭发他,被他灭口了,然后伪装成坠崖的意外。”

石砚之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咔咔”作响,桌角的砚台被震得跳了跳。他沉默了半晌,突然起身往外走,背影在晨光里显得格外单薄,像株被寒风摧折的芦苇。

“你去哪?”沈知意追出去,拉住他的袖子,布料上还沾着雪粒,“现在去找李嵩,无异于自投罗网。”

“我……”石砚之的声音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他一直以为父亲是意外坠崖,甚至偷偷怨过他不小心,却没想到竟是被人谋害。那些装疯卖傻的日夜,那些暗中查探的艰辛,此刻都化作利刃,往心口里扎。

沈知意把他拉回屋里,往他手里塞了个刚烤好的红薯,是她今早特意多烤的,软糯香甜。“我知道你难受,但现在不能冲动。”她剥开红薯皮,热气模糊了视线,“我们得找到那本账,让李嵩血债血偿。”

石砚之咬了口红薯,甜腻的滋味压不住喉咙里的涩。他看着沈知意被桐油染黑的指尖,突然抓住她的手,红绳的灼痛感让两人同时瑟缩了下,却没人先松开。

“我听你的。”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沉甸甸的信任,“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沈知意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交握的手,他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皮肤,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她想起前世红杏被何老三打得发烧,石锁背着她走了几十里山路求医,那时他的手也是这样,粗糙却有力。

“李嵩近日会去参加吏部尚书的寿宴。”沈知意抽出张纸,飞快地画着路线图,“寿宴在城郊别院,人多眼杂,我们可以趁机……”她的笔尖顿在“李嵩玉佩”几个字上,红绳的灼痛感再次袭来,比刚才更甚。

这次的画面更清晰了——李嵩把那枚刻着“嵩”字的玉佩当成了宝贝,从不离身,甚至睡觉时都攥在手里。账本被他藏在玉佩的夹层里?不对,画面里他把账本锁进了个紫檀木盒子,钥匙就系在玉佩的流苏上。

“他的玉佩有问题。”沈知意把红薯往他嘴里塞了块,眼神亮得像星子,“账本很可能就藏在与玉佩有关的地方。”

石砚之咀嚼着红薯,突然想起什么:“我曾在石家书房见过本杂记,说李嵩年轻时在青州做过官,那时就喜欢收集玉佩,尤其偏爱刻字的。”

青州?沈知意心里一动,她生母的故乡也是青州,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她刚要追问,就见何秀背着绣篓从外面进来,脸色比往常更白,嘴唇也毫无血色。

“何秀姑娘怎么了?”沈知意给她倒了杯热水,“是不是冻着了?”

何秀摇摇头,双手紧紧抱着绣篓,指节都泛白了:“我刚才去李府附近采买丝线,听到两个家丁说……说李大人要把账本转移到青州老家,还说要让石家彻底消失。”

石砚之猛地站起来,红薯掉在地上滚了滚。“他想毁尸灭迹!”

“别急。”沈知意按住他的胳膊,红绳的灼痛感渐渐平息,“这说明账本还在京城,他只是故意放风,想引我们上钩。”她看向何秀,“你听到他们说什么时候转移了吗?”

何秀的眼神有些闪躲,低头绞着衣角:“没、没听清……好像是说等寿宴结束后。”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像蚊子哼哼。

沈知意看着她微颤的睫毛,突然想起药铺初见时,她也是这样,一紧张就爱绞衣角。红绳在腕间轻轻跳了跳,却没再发烫,看来何秀说的是实话。

“寿宴定在三日后。”沈知意把路线图折好,塞进石砚之怀里,“我们得提前去踩点。”

三日后清晨,沈知意换上身粗布丫鬟装,跟着石砚之混进了吏部尚书的寿宴。石砚之扮成送柴的杂役,肩上扛着捆劈好的木柴,腰里藏着把短刀——是他昨晚用废铁打磨的,刃口不算锋利,却足够防身。

别院很大,假山流水错落有致,宾客们穿着绫罗绸缎,在花园里推杯换盏,笑语喧哗。沈知意低着头,假装伺候茶水,目光却在人群里搜寻李嵩的身影。

终于,她在凉亭里看到了他。李嵩穿着件宝蓝色锦袍,正与几个官员谈笑风生,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流苏上果然系着把小巧的铜钥匙。

沈知意悄悄往凉亭靠近,红绳的灼痛感越来越强,她甚至能“看”到那枚玉佩的纹路——背面刻着朵极小的石榴花,与石砚之玉佩上的纹路隐隐呼应。

就在这时,李嵩突然举杯离席,往假山后的书房走去。沈知意对石砚之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跟了上去。

书房里弥漫着墨香和檀香混合的味道,李嵩正从书架上取下个紫檀木盒,钥匙刚碰到锁孔,就听外面传来脚步声。他慌忙把盒子藏进书柜最底层,用几本厚重的典籍挡住,匆匆走了出去。

“快。”石砚之撬开窗户的插销,两人闪身进了书房。沈知意直奔书柜,搬开那几本《资治通鉴》,果然露出个紫檀木盒,锁孔的形状正好能塞进那枚玉佩的钥匙。

石砚之刚要动手,就听沈知意低呼一声。她的指尖刚触到木盒,红绳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无数画面像走马灯似的在眼前闪过:

李嵩在青州拐卖女子的账簿,上面记着沈知意生母的名字“沈月娥”;石父年轻时与沈月娥在石榴树下定情的画面;苏员外拿着毒药,逼迫沈月娥喝下的狰狞面孔……最后定格的,是石父临终前藏在木盒夹层里的纸条,上面写着“绾卿吾女,父石远山泣血留字”。

“绾卿……”沈知意捂住嘴,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来。苏绾卿,她这一世的名字,原来竟是石父取的?难道她的亲生父亲,根本不是苏员外,而是石远山?

“怎么了?”石砚之打开木盒,里面果然是本厚厚的账簿,还有几封太子与李嵩往来的密信。他拿起账簿,突然发现夹层里有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的字迹与他幼时见过的父亲手札一模一样。

“这是……”石砚之的声音抖得厉害,他看着纸条上的“绾卿吾女”,又看向泪流满面的沈知意,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你是……”

“我不知道。”沈知意擦掉眼泪,红绳的光芒渐渐褪去,只留下淡淡的余温,“但我们必须把这些带出去,这是你父亲用命换来的证据。”

石砚之紧紧攥着纸条,指腹摩挲着“石远山”三个字,突然把账簿和密信塞进沈知意怀里:“你先走,我引开他们。”

“一起走!”沈知意拉住他的手,红绳的余温让两人的心都定了定。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李嵩的声音:“搜!给我仔细搜!别让奸细跑了!”

石砚之把沈知意往书柜后面推了推,那里有个暗格,是他刚才撬窗户时发现的。“拿着证据去见萧彻,他会保护你。”他往她手里塞了块玉佩,是他那枚刻着“砚”字的,“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活下去。”

沈知意还想说什么,石砚之已经关上暗格的门,转身冲出了书房,故意撞翻了桌案,吸引追兵的注意。

暗格里一片漆黑,沈知意抱着账簿和密信,指尖攥着石砚之的玉佩,冰凉的玉质却让她异常安心。红绳在腕间轻轻跳动,像在安抚她的情绪,也像在预示着什么。

她不知道石砚之能否顺利脱身,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但她清楚地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和石砚之的命运,早已被那根神秘的红绳紧紧缠绕,再也分不开了。

外面传来刀剑相击的声音,还有李嵩气急败坏的怒吼。沈知意把脸埋在账簿上,那里还残留着石父的气息,像山间清冽的风。

她在心里默念:石砚之,你一定要平安。我们还有好多事没弄清楚,还有好多路要一起走。

暗格外的阳光透过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前世石榴屯漫山遍野的石榴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