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小说《时光里的影子》章节阅读

时光里的影子

作者:小一原创

字数:194836字

2025-08-01 20:44:57 连载

简介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都市日常小说,时光里的影子,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洛天临廖静雯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小一原创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时光里的影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一的晨光带着初冬的清冽,斜斜地照进广菱大学的实验室。洛天临蹲在操作台旁调试传感器,蓝色工装服的袖口沾了点银色的焊锡,耳机里放着舒缓的纯音乐,忽然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是廖静雯,手里抱着一摞《金融建模案例》,鞋跟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像在为他的代码打节拍。

“早,”她把书放在桌上,目光落在他膝盖上的护膝上,“上次篮球赛的伤还没好?”

“早好了,”洛天临摘下耳机,指尖在护膝上蹭了蹭,“就是天冷了,戴着暖和。”他从背包里拿出个保温杯,拧开时冒着白汽,“给你泡的红糖姜茶,昨天听你打喷嚏了。”

廖静雯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掌心爬上来,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姜香:“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重要的事自然要记。”他笑得坦荡,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她今天戴了对珍珠耳钉,是上次去苏帮菜馆时在隔壁饰品店看到的,当时她说“珍珠像圆润的算法结果”。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韦莉莉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走进来,军绿色风衣的下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冷风。“哟,洛同学又在给廖大美女送温暖?”她把实验报告摔在桌上,“某些人真是精力旺盛,建模决赛刚结束就迫不及待黏上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实验室是你们家客厅。”

“韦莉莉,”廖静雯放下姜茶,语气平淡,“我们在整理实验数据,麻烦你说话小声点。”

“整理数据?”韦莉莉挑眉,视线在洛天临手里的护膝和廖静雯的保温杯之间转了圈,“我看是在谈情说爱吧?洛天临,你爷爷的医药费凑够了吗?还有闲心思在这风花雪月。”

洛天临的动作猛地顿住,焊锡枪的尖端正对着电路板,差点烫出个窟窿。他攥紧手里的工具,指节泛白:“我家的事不用你操心。”

“怎么不用?”韦莉莉往前凑了步,香水味混着冷风扑面而来,“我爸是医院的董事,说不定能帮你爷爷找个好医生——前提是,你离廖静雯远点。”

“你做梦。”洛天临的声音冷得像冰,起身时带倒了旁边的工具箱,螺丝刀和电阻撒了一地,“我和静雯是朋友,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朋友?”韦莉莉嗤笑,“朋友需要天天送姜茶?朋友需要记得对方打喷嚏?洛天临,别自欺欺人了,你就是想攀高枝!”

“够了!”廖静雯忽然站起来,挡在洛天临面前,米白色的毛衣被风掀起个角,“韦莉莉,你再胡说八道我就告诉辅导员!”

韦莉莉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狠狠瞪了洛天临一眼,转身踩着高跟鞋走了,风衣下摆甩出的冷风差点吹翻廖静雯的姜茶杯。

“别理她,”廖静雯蹲下身帮他捡螺丝刀,指尖碰到他的手背,像被静电轻轻咬了下,“她就是被家里宠坏了,说话没分寸。”

洛天临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疼:“抱歉,又让你难堪了。”

“不关你的事,”她把螺丝刀放进工具箱,忽然抬头笑了,“晚上去吃苏帮菜吧,庆祝建模决赛结束,我查过了,那家‘松鹤楼’出了新菜。”

洛天临的心脏像被重启的服务器,瞬间活了过来:“好,我请。”

“说好我请奶茶的。”

“那我请菜,你请奶茶,成交。”

傍晚的“松鹤楼”亮起暖黄的灯笼,洛天临提前半小时到,选了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瓶温热的酸梅汤——是廖静雯喜欢的,酸甜度刚好能解苏帮菜的甜腻。窗外的梧桐树落尽了叶子,枝桠像水墨画里的枯笔,勾勒着淡紫色的晚霞。

“来晚了,”廖静雯推门进来,脱下驼色大衣时露出里面的米色连衣裙,领口别着个小巧的胸针,是片银杏叶形状,“学生会开了个临时会。”

“刚上菜,”他把菜单推给她,“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新增了‘蟹粉豆腐’。”

她翻开菜单,指尖在“蟹粉豆腐”那页顿了顿:“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

“上次听你妈说的,”他挠了挠头,“阿姨说你小时候总抢她碗里的蟹粉。”

廖静雯的耳尖泛起薄红,点了蟹粉豆腐、清炒虾仁,又加了份莼菜鲈鱼羹:“这个羹暖胃,适合冬天喝。”

菜端上来时,洛天临先给她盛了碗羹,细心地撇去表面的油花:“小心烫。”

“谢谢。”她的声音很轻,汤匙碰到碗沿发出叮的一声,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

邻桌的情侣在低声说笑,男生给女生剥虾,动作熟练得像套固定算法。洛天临看着自己盘子里的虾,忽然也想动手,手指抬到半空又停下——他终究还是没那份自然的亲昵,只能把醋碟往她那边推了推:“这家的醋是镇江的,蘸虾好吃。”

廖静雯的嘴角弯了弯,拿起虾蘸了点醋,慢慢嚼着:“建模结果什么时候出来?教授说我们有希望拿国奖。”

“下周五,”他喝了口酸梅汤,“其实拿不拿奖都没关系,跟你一起做项目,我已经学到很多了。”

“我也是,”她抬起头,眼里映着窗外的灯笼,“你的算法思路很特别,总能找到最简单的解法,像……像你写的行书,看似随意,其实藏着章法。”

洛天临的心跳漏了半拍,忽然觉得这暖黄的灯光、酸甜的梅汤、她发亮的眼睛,像个温柔的结界,把所有的烦恼都隔在了外面。他从口袋里拿出个小小的锦盒,推到她面前:“给你的,庆功礼。”

锦盒里躺着对珍珠耳钉,比她现在戴的那对略大些,珠光是柔和的粉白。“上次在饰品店看到的,觉得……适合你。”

廖静雯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珍珠,冰凉的触感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震颤:“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不贵重,”他急忙解释,“是淡水珠,我攒了很久的兼职钱买的……”话说到一半才觉不妥,脸颊腾地红了,“我的意思是,就是个小礼物,别嫌弃。”

她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忽然笑了,把耳钉放回锦盒:“我收下,但要等你拿了国奖再戴,就当是提前预支的奖品。”

“好!”洛天临的眼睛亮起来,像代码通过了最终测试,“一定拿给你看!”

走出菜馆时,夜风卷着细小的雨丝扑面而来。洛天临撑开伞,自然地往她那边倾斜,伞骨碰到她的肩膀,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我送你回宿舍。”

“嗯。”她的声音被雨声裹着,轻得像片羽毛。

雨丝在伞面织出层薄雾,两人的影子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偶尔交叠又分开。走到312宿舍楼下,廖静雯忽然说:“周六书法协会有雅集,在学校的古琴社,教授说要弹《平沙落雁》,你去吗?”

“去!”洛天临立刻回答,“我把上次写的‘宁静致远’带去,让教授点评。”

“嗯,”她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个小小的布包,“给你的,我奶奶做的核桃酥,说补脑,适合你写代码。”

洛天临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她的,像被电流轻轻击了下:“谢谢你,静雯。”

“不客气,洛天临。”她转身跑进楼道,在二楼的转角停下,从栏杆缝隙往下看——他还站在伞下,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布包,像握着什么稀世珍宝。雨丝落在他的发梢上,闪着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周二的智能科技协会例会,洛天临演示了校园导航系统的冬季版,新增了“避冰路径”功能。“根据去年的结冰数据,系统会自动避开湖边和树荫下的路段,”他指着屏幕上的红色警示线,“就像金融模型里的风险预警,提前规避损失。”

台下响起掌声时,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后排的廖静雯身上——她正低头记笔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轨迹,像他代码里的注释,简洁却精准。散会后,王总特意走过来拍他的肩膀:“洛同学,导航系统很有潜力,下周来公司详谈合作细节?”

“好,谢谢王总。”洛天临的心里像揣了只雀跃的小鹿,转头想跟廖静雯分享,却发现她已经走了,桌上留着张便签,用清秀的字迹写着:“我去图书馆查资料,核桃酥记得吃。”

周三的实验室,洛天临和廖静雯在整理建模决赛的复盘报告。“这里的误差分析可以再细化,”她指着数据图表,“评委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这个置信区间。”

“我加段补充说明,”洛天临敲击键盘,屏幕上弹出段新的公式,“用贝叶斯定理解释,应该更有说服力。”

两人凑在电脑前讨论,她的发梢偶尔扫过他的手背,像根柔软的羽毛在撩拨。洛天临忽然闻到股淡淡的药味,从她的风衣口袋里飘出来:“你不舒服?”

“没有,”她下意识地捂住口袋,“是给我妈带的胃药,她老毛病犯了。”

“严重吗?”他的眉头皱起来,“要不要我帮忙查点养胃的食谱?我爷爷以前胃也不好,试过很多偏方。”

“不用麻烦了,”她的声音很轻,“老毛病了,养养就好。”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韦昊天抱着篮球从后面追上来,球衣上还沾着汗渍:“洛哥,听说你要跟王总合作了?可以啊,这是要提前创业?”

“只是项目合作,”洛天临的目光落在前面的廖静雯身上,她正和室友说笑着走进食堂,“还没到创业那步。”

“迟早的事,”韦昊天撞了下他的胳膊,“有廖大美女这个‘金融智囊’帮你,还愁做不成大事?”

洛天临没接话,只是加快脚步,在食堂门口追上廖静雯,把刚买的热豆浆递过去:“刚打的,甜口的。”

“谢谢。”她接过豆浆,吸管戳进去时发出噗的一声,像个小小的惊叹号。

周四的书法协会雅集,设在古色古香的古琴社。檀香袅袅中,白发教授拨动琴弦,《平沙落雁》的旋律漫开来,像铺了层柔软的雪。洛天临站在自己的“宁静致远”前,手指在虚空临摹着“静”字的最后一笔,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写得真好,”廖静雯的声音混着琴声,像浸了温水的棉线,“比上次在碑林写的有韵味多了。”

“是你教得好,”他转过身,看到她换了副耳钉——正是他送的那对珍珠,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你……”

“预支的奖品,”她的嘴角弯了弯,“先戴着试试。”

教授的琴声忽然转急,像雁群遇到了风暴。洛天临看着她耳垂上的珍珠,忽然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只能说出句干巴巴的:“很好看。”

雅集结束时,教授把他叫到一边,指着“宁静致远”说:“这字里有股气,是年轻人的锐气,也是……藏不住的心意。”他拍了拍洛天临的肩膀,“喜欢就去追,别像这字,总在收锋时留遗憾。”

洛天临的脸颊发烫,没说话,只是看着廖静雯和学姐们道别,珍珠耳钉在月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像两颗不会熄灭的星。

周五的高数课,教授宣布了建模竞赛的初审结果——他们小组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进入国赛。全班响起掌声时,廖静雯转过头,冲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下课后,教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递来份国赛的注意事项:“下个月去京市参赛,你们好好准备,学校会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谢谢教授!”两人异口同声,说完又都笑了,像解出同一道难题时的默契。

走出办公室,洛天临忽然说:“去京市时,我们可以顺便去故宫看看,听说那里的碑刻很有名。”

“好啊,”廖静雯点点头,“我还想去国家博物馆,看看《清明上河图》。”

“那就都去,”他的语气很轻快,“比赛结束后,我们好好逛逛。”

看着她走进经管学院的背影,洛天临站在银杏树下,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充满了希望。他拿出手机给爷爷打了个视频电话,屏幕亮起时,老人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盖着厚厚的毛毯,咳嗽声比上次重了些。

“爷爷,我们进国赛了!下个月去京市比!”洛天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好,好,”爷爷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天临有出息了!去京市要照顾好静雯同学,别让人家受委屈。”

“知道了爷爷,”洛天临的嘴角扬得老高,“您最近怎么样?药按时吃了吗?”

“吃了吃了,”爷爷咳嗽了两声,“就是天冷了,骨头有点疼。等你们比完赛回来,爷爷给你们做红烧肉。”

挂了电话,洛天临的心情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又暖又软。他抬头看向经管学院的窗口,廖静雯正坐在那里看书,珍珠耳钉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个温柔的标点,结束了这个忙碌又甜蜜的星期。

周六的实验室,洛天临和廖静雯在整理去京市的资料。“这个数据备份软件得带上,”洛天临指着电脑屏幕,“京市的服务器可能不兼容我们的系统。”

“我已经拷进U盘了,”廖静雯拿出个银色的U盘,“还备份了份在云端,双保险。”

“想得真周全,”他的目光落在她冻得发红的指尖上,从背包里拿出副毛线手套,“给你,我妈织的,说京市比这里冷。”

手套是浅灰色的,针脚有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质朴的暖意。“你妈妈的手真巧。”她戴上手套,大小刚刚好,掌心还带着他的体温。

“她就会织这个,”洛天临挠了挠头,“说女孩子冬天戴灰色显白。”

廖静雯的耳尖泛起薄红,没说话,只是把U盘放进背包的内袋,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梦。

周日的智能科技协会项目展示,洛天临的导航系统获得了“最佳创新奖”。站在领奖台上,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后排的廖静雯身上——她正举着手机拍照,珍珠耳钉在闪光灯下闪着光,像两颗小小的太阳。下台后,韦昊天拍着他的肩膀嚷嚷:“洛哥,牛逼啊!王总刚才说要追加投资,让你毕业就去他公司当技术总监!”

洛天临没理他,径直走到廖静雯面前:“谢你的用户体验建议,评委说这点最加分。”

“是你做得好,”她把手机里的照片给他看,拍得很清晰,连他领奖时紧张的皱眉都拍下来了,“很珍贵的纪念。”

“给我发一份吧,”他的声音有点发紧,“我想……给爷爷看看。”

“好。”她低下头操作手机,发梢垂下来,遮住了微微泛红的脸颊。

周一的晨光带着薄霜,落在广菱大学的红墙上。洛天临站在实验室门口,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消散。他手里拎着个保温袋,里面是刚买的生煎包,还冒着热气——是廖静雯喜欢的“哑巴生煎”,他特意绕了两站路去买的。

“洛哥,你这是把广菱大学的早餐摊都吃遍了吧?”韦昊天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过来,帽子上还沾着点雪花,“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京市那边更冷,你给廖大美女准备羽绒服了吗?”

洛天临没接话,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路口——廖静雯正和室友走过来,穿着件驼色的长款羽绒服,把自己裹得像颗圆润的糯米糍,珍珠耳钉在风雪中闪着微光。

“早,”他把保温袋递过去,“刚买的,趁热吃。”

“谢谢,”她的声音带着点被冻出来的鼻音,接过袋子时指尖冰凉,“你也多穿点,看你耳朵都冻红了。”

“我火力壮,”他笑得坦荡,从口袋里掏出个暖手宝,塞到她手里,“这个你拿着,国赛手册上说京市零下五度。”

廖静雯的室友在旁边“哟”了一声,她的耳根泛起薄红,把暖手宝放进羽绒服口袋:“我们去图书馆查资料,你去吗?”

“去!”洛天临立刻回答,“我把导航系统的冬季版调试完就过去。”

看着她们走进图书馆的背影,洛天临站在风雪里,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生煎包和暖手宝,像他能送出的全部勇气——他或许还没学会如何说爱,但他愿意把所有的温暖都给她,像段永远不会报错的代码,默默运行在她看不见的角落。

实验室里,洛天临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导航系统正模拟着京市的路况。他忽然想起爷爷的话:“喜欢一个人,就像写代码,要用心,也要有耐心。”他在系统里加了个小小的彩蛋——当用户搜索“故宫”时,界面会弹出一行小字:“愿与你共赏千年前的墨痕”,字体是他练了很久的行书,像句藏在代码里的告白。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雪下得更大了。洛天临撑开伞,自然地往廖静雯那边倾斜,伞骨上很快积了层薄雪。“京市的雪是不是更大?”她忽然问,睫毛上沾了点雪花,像落了层碎钻。

“应该是,”他看着伞面上的积雪,“不过故宫的红墙配白雪,肯定很好看,像你练的朱砂拓片。”

她的嘴角弯了弯,没说话,只是把伞往他那边又推了推,雪花落在两人之间的空隙里,很快就化了,像从未存在过的温柔。

下午的智能科技协会例会,洛天临演示了导航系统的京市适配版。“新增了景点语音导览功能,”他指着屏幕上的故宫地图,“比如看到太和殿,系统会自动介绍建筑特色,像个随身导游。”

廖静雯坐在第一排,手里转着笔,眼里带着真诚的赞许。演示结束后,她走到他面前:“这个功能很贴心,评委肯定喜欢。”

“是你提醒我的,”他挠了挠头,“你说‘导航不仅要带路,还要讲故事’。”

她的心跳漏了半拍,没说话,只是把整理好的国赛资料递给她:“这些是历年国赛的真题,你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肯定有,”洛天临的语气很笃定,忽然觉得他们就像这导航系统和用户需求——他提供技术,她赋予温度,凑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答案。

傍晚离开实验室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给光秃秃的树枝镀上了层金边。洛天临忽然说:“明天去买羽绒服吧,京市的风听说像刀子。”

“好啊,”廖静雯点点头,“我知道有家户外店在打折,一起去?”

“嗯,”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宁静,“我请你,就当是……提前庆祝国赛。”

“那我请你喝奶茶,”她的嘴角弯了弯,“要加双倍珍珠的那种。”

“行。”洛天临看着她走进312宿舍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冬天的阳光和她的笑容,像杯加了糖的热可可,暖得让人舍不得喝完。

347宿舍里,洛天临坐在书桌前,对着镜子试穿新买的羽绒服。韦昊天凑过来看:“洛哥,这件黑色不错,显白,跟廖大美女的驼色也搭。”

他没说话,只是把国赛手册翻开,在“注意事项”那页写了行小字:“记得给她带暖宝宝,贴在羽绒服里侧”,字迹是模仿她的清秀,像在练习如何写出她喜欢的模样。

窗外的月光落在书桌上,照亮了角落里的相框——是上次在苏帮菜馆偷拍的廖静雯,她正低头喝汤,珍珠耳钉在灯光下闪着光,像颗永远不会黯淡的星。洛天临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相框里的珍珠,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这份藏在墨痕和代码里的暖,变得格外值得期待。

而312宿舍里,廖静雯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那个暖手宝,上面还残留着洛天临的温度。她翻开国赛资料,忽然发现夹着张小小的便签,是洛天临的字迹:“京市干燥,记得带护手霜”,末尾画了个笨拙的笑脸,像段出错却可爱的代码。

她的嘴角弯了弯,把便签小心翼翼地夹进日记本,旁边贴着张书法协会雅集的合影——洛天临站在她左边,穿着件灰色的毛衣,笑得有点傻,而她的耳垂上,珍珠耳钉正闪着温柔的光,像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夜色渐深,广菱大学的宿舍楼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实验室的灯还亮着盏,像颗不肯入睡的星,映着操作台上并排摆放的两个保温杯,一个装着红糖姜茶,一个盛着酸梅汤,在寂静的冬夜里,默默诉说着段比朋友多一点、比恋人少一点的温柔。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