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想要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小说推荐小说吗?那么,边关月与宅中谋:将军夫人她不好惹将是你的不二选择。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辛蕴创作,以谢梦菜程临序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更新24498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奇幻之旅吧!
边关月与宅中谋:将军夫人她不好惹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3章
北疆的夜风像刀子,刮过营帐边缘,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空置的灰布帐内,赵嬷嬷蜷在草席上,浑身湿透,冷汗浸透了粗麻衣衫。
她牙齿打颤,眼白翻动,喉咙里挤出断断续续的呓语,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撕扯着魂魄。
“……烧了……烧了庶夫人棺材……换嫁妆银……五千两……夫人说,死人用不着体面……”
守夜兵靠在帐外木桩旁,起初只当是高烧胡话,听得多了,却觉脊背发凉。
那声音不似伪装,反倒字字带血,渗着阴寒。
忽然,赵嬷嬷猛地抽搐,指甲狠狠抠进地面,泥土混着血丝从指缝溢出。
她喉咙里滚出一声凄厉的嚎叫:“梦菜生辰那夜……夫人亲自下的药……‘缠丝散’……掺在桂花糕里……说让她一辈子……缠在命里,翻不了身……”
话音未落,她猛地从泥地中抠出一枚铜钱——半枚,边缘残缺,但“谢”字清晰可辨,背面刻着细如蚊足的“内三”二字。
守夜兵瞳孔一缩。
那是谢府内院管事才有的信物,共十二枚,按序编号,只掌于夫人亲信之手。
他曾在谢家送礼的队伍里见过一次,当时赵嬷嬷正用它取通关文书。
他没敢碰,只匆匆报与陈副将。
陈副将连夜提灯入帐,亲自查验那半枚铜钱,又命人录下赵嬷嬷所有呓语,一字不漏。
他翻来覆去听着那句“缠丝散”,眉头越锁越紧。
这毒他听说过——无色无味,初服只觉倦怠,久则气血凝滞,女子不孕,最阴毒的是,发作缓慢,极易被误作体虚。
而谢梦菜,自幼体弱,常年请医调养……难道……
他不敢再想,当即封缄录供,命快马加鞭送往前线主帐——将军程临序,必须知道。
三日后,军医营。
谢梦菜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半枚铜钱,铜锈斑驳,却压不住她眼底翻涌的寒潮。
她缓缓打开一只褪色的绣囊,里头躺着半张泛黄的药方残页,墨迹已淡,但“缠丝散”三字仍清晰可辨,下方一行小字:“解法:北地雪莲配赤苓,七日煎服,忌辛辣。”
这是她生母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
当年母亲病逝,府中只说是“心疾”,连棺木都草草烧了。
她曾偷偷翻过药渣,却查不出端倪。
如今才知,是“缠丝散”缠了她整整十年,一点一点,将一个温婉女子的性命耗尽。
而赵嬷嬷在毒引之下失控招供,等于是谢家自己撕开了那层遮羞布——烧棺换银、生辰下毒、克扣嫁妆……桩桩件件,皆是谋财害命。
她指尖微颤,不是怕,是恨。
可她没哭。
她只是将铜钱收进袖中,抬眸看向候在一旁的李绣娘:“李记车行,掌柜姓什么?”
“回主子,姓周,人称周掌柜,与谢府往来十余年,专接贵眷车马。”
谢梦菜唇角微勾,冷得像北疆的霜:“他既替谢家跑腿,那就让他……替谢家收一次报应。”
当夜,一名军中医役悄然出营,前往京南方向。
三日后,李记车行传出噩耗:周掌柜突发急症,咳血不止,临死前神志恍惚,语无伦次喊着“我错了……我不该送毒点心……夫人说那是孝心……可那是毒啊……”。
消息传开,市井哗然。
有人记得,每年谢侍郎府都会在谢梦菜生辰当日,派人送一盒“娘家心意”的点心入将军府,说是慰藉孤女。
如今想来,哪是什么孝心?
分明是杀心。
流言如野火,烧到了礼部耳中。
御史台当即立案,派员查账。
谢明远震怒,连夜封锁车行,拘押伙计,欲毁账灭口。
可他不知道——周掌柜临死前,已将一本暗账藏进女儿嫁妆箱底,上面清清楚楚记着:
“嘉和十年,三月十七,收谢府银五十两,送‘桂花酥’一盒,内掺‘缠丝散’三钱,目的地:京北将军府西门。”
往后十年,年年如此。
北疆军营,暮色沉沉。
谢梦菜立于帐外,望着远方连绵的雪山,手中握着一封刚到的密报。
她看完,轻轻折起,放入袖中。
风卷起她鬓边碎发,她眸光幽深,唇角竟浮起一丝极淡的笑。
李绣娘低声道:“主子,要不要上奏御前?或者……告诉将军?”
谢梦菜没答。
她转身走回帐中,取笔研墨,声音轻得像雪落:“去准备纸笔。我要写一封信。”
李绣娘一怔:“写给谁?”
谢梦菜提笔,墨锋顿在纸上,未落一字,却已杀机暗涌。
“给谢夫人。”她淡淡道,“就说……她的人,临死前,有话要交代。”谢梦菜在边关收到密报的那一刻,北风正卷着雪粒砸在帐帘上,发出细碎如骨牌崩裂的声响。
她站在灯影之下,指尖轻抚过密报边缘那枚暗红指印——是陈副将用血混朱砂盖下的军情特签,代表真伪无误,字字见血。
她没说话,只是将纸页缓缓摊开,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墨迹,像是刀锋划过冰面,冷而利。
赵嬷嬷毒发时的呓语、周掌柜临死前的哭嚎、药方残页上的“缠丝散”……所有线索,此刻终于咬合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而网心之人,正是那位在京中高坐主母之位、披金戴银的谢夫人。
可谢梦菜没有动怒,也没有上书御前,更未派人快马传信给程临序。
她转身,唤来李绣娘,声音平静得反常:“你替赵嬷嬷写封信。”
“啊?”李绣娘一怔,指尖微颤。
“就写——”谢梦菜眸光微垂,一字一句,如钉入木,“奴已向程将军全盘托出。夫人害主、焚棺、下毒三罪俱在,若不速断关联,满门难保。”
李绣娘倒吸一口冷气,笔都拿不稳:“主子,这……这是要逼她自乱阵脚?”
谢梦菜轻轻点头,唇角扬起一抹极冷的笑:“她若不信,便不会烧;她若烧了,便是认了。”
她亲自监看李绣娘誊抄,连笔迹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赵嬷嬷平日写账用的斜钩捺、末尾习惯性拖长的一划,全都复刻得一模一样。
最后,她取出一枚旧日从谢府带出的蜡封印模,蘸了暗红封蜡,压上将军府独有的虎符纹样。
“托西行商队,‘无意’遗落在谢府后巷的泔水桶旁。”她淡淡道,“要让扫洒婆子捡到,层层上报,直至夫人亲启。”
三日后,京中谢府西院。
火光冲天。
谢夫人披发赤足冲进库房,亲手点燃了那本藏在樟木箱底的薄册。
纸页卷曲焦黑,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三月十七,桂花酥一匣,内药三分”“五月十一,补汤一副,加‘软筋散’半钱”……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蠢妇!”暗处一道低沉男声突兀响起。
谢明远缓步而出,玄色官袍在火光中如墨浸染。
他袖中还握着一封未拆的密信,落款赫然是北狄密使:“谢氏已失控,按原计划,借其手除程,再弃棋。”
他看着火焰吞噬账册,眼神毫无波澜,只将手中密信缓缓投入火盆。
火星飞溅,映亮他唇边一丝冷笑:“女儿是棋,夫人也是棋。唯我能执局。”
而千里之外的边关雪夜,谢梦菜正坐在油灯下,将那半张泛黄的药方残页,轻轻夹入一本新编的册子首页。
封皮上,墨迹未干:《边军毒案录》。
窗外,风雪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