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叮铃铃——”

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打断了陈捷的思绪。

马哲老师收拾好教案,宣布下课。

沉闷的教室瞬间恢复了活力,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涌向门口,讨论着中午吃什么,下午去哪里打球。

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陈捷静静地坐在原位,感受着这失而复得的年轻身体里涌动的澎湃力量。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2008年夏天的风,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迎面吹来,吹散了他灵魂深处最后一丝来自2060年的暮气。

校园的宣传栏里,已经挂上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红色横幅。

不远处的体育馆,正在进行最后的翻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盛会。

整个国家,都像一个即将拉满的弓,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张力。

陈捷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条通往权力之巅的金色大道。

中央选调生,就是第一步。

“老陈,你还愣着干嘛?走啊,去干饭!晚了三食堂的瓦罐汤又没了!”室友李默收拾好书本,拍了拍陈捷肩膀。

三食堂的瓦罐汤……

这个熟悉的名词瞬间打开了陈捷记忆的闸门。

他记得,那是他和妻子苏晴最爱在傍晚时分共享的美味,一盅汤,两份米饭,就能驱散一整天的学习疲惫。

想到苏晴,陈捷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情与愧疚。

上一世,他虽然在仕途上止步不前,但家庭生活却堪称美满。

妻子苏晴,他大学时代的恋人,后来留校任教,成为了燕大法学院备受学生爱戴的教授。

她温柔、知性,给了他一生最坚定的支持。

即便是他因脾气暴躁被边缘化,坐了十几年冷板凳,她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将儿子培养成才。

陈捷亏欠妻子太多。

他将工作中的戾气和不甘带回家,却忘了她也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这一世,他不仅要弥补自己仕途的遗憾,更要给予她一个真正幸福、无忧无虑的人生。

“老陈?想什么呢?魂都飞了。”李默见他半天不语,又推了他一把。

“哦,没什么。”陈捷回过神来,对李默笑了笑,“你先去吧,我还有点事,要去一趟院办。”

“去院办?你小子又犯什么事了?”李默一脸狐疑。

在他印象里,陈捷虽然是学霸,但性子有点直,偶尔会跟老师在课堂上学术辩论,被请去喝茶也不是没可能。

“好事。”陈捷眨了眨眼,没有多做解释。

他目送着李默咋咋呼呼地冲出教室,然后不紧不慢地整理好自己的东西。

陈捷没有立刻去吃饭。

饭可以晚点吃,但关乎一生的棋局,必须从现在开始落子。

他要去见一个人——法学院的辅导员,张玮老师。

上一世,陈捷对这位仅仅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年轻辅导员并没有太多关注。

他仗着自己成绩优异,又是学生会干部,总觉得辅导员不过是管管杂事的大龄保姆,直到多年后,他才从旁人口中得知,这位看似平凡的张玮老师,背景深厚,眼光毒辣,当年由他推荐的几名学生,后来都在各自的领域里走得极高极远。

而中央选调生这项政策,在正式文件下发之前,最早的消息和最核心的解读,就是通过张玮这样的辅导员,在极小范围内,向他们认为最值得培养的学生吹风。

上一世的陈捷,因为自己的高傲与忽视,完美地错过了这第一缕春风。

这一世,他要牢牢抓住。

体制内的机会,一定要自己去争,你不争,别人就不会关注你。

……

法学院院办在教学楼的三楼。

陈捷站在张玮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叩响了房门。

“请进。”一个清朗声音从里面传来。

陈捷推门而入。

办公室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条,靠窗的办公桌后,一个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斯文的年轻人正埋首于一堆文件中。

他就是张玮。

“张老师,您好,没打扰您工作吧?”陈捷微微躬身,语气谦逊而诚恳,姿态放得极低。

张玮抬起头,看到是陈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对于陈捷,他的印象很深。

这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笔杆子硬,思辨能力强,但就是性子太傲,锋芒毕露,像一柄未入鞘的宝剑。

平时在学校里,除了必要公事,很少会主动来找自己。

“是陈捷啊,坐。”张玮指了指对面椅子,饶有兴致地问道:

“找我有什么事吗?是学生会的工作,还是又跟哪位教授在课堂上华山论剑了?”

这番话里带着一丝善意的调侃。

陈捷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赧然,随即正色道:

“张老师您见笑了,都不是,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情,想向您请教。”

“哦?”张玮的兴趣更浓了,“你说说看。”

陈捷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先抛出了一个引子:

“张老师,刚才上马哲课,老师讲到了国家的人才战略,我联想到今年的奥运盛会和前不久的大地震,感觉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伟大时代。”

“作为燕大的学子,我很想知道,除了考研、出国、考地方公务员这些传统路径,国家层面,是否会为我们这些顶尖高校的应届生,提供一个能更快投身到国家建设核心洪流中去的机会?”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有高度,又显情怀,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直接问中央选调生,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前瞻性的角度去请教。

如果他直接问想考中央选调生,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那就是一个功利、投机的学生。

但现在这么问,就是一个心怀家国、有政治抱负的优秀青年。

张玮眼中再次惊讶。

他扶了扶眼镜,沉默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

“陈捷,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大多数同学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或者去国外留学,你似乎对体制内更感兴趣?”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