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青乌手札》,类属于原创灵异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于清川,小说作者为御膳厨子,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青乌手札小说已更新了101867字,目前连载。
青乌手札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7章
第二日天还没亮,我就被陈师傅叫醒了。
他已经把堂屋收拾妥当,那张老旧木桌擦得锃亮,上面摆了三个粗瓷碗,碗里好像写着什么字,正中央放着个小小的牌位,上面写着“三山九侯祖师之位”,牌位前还燃着三支细香。
于师傅换了件干净些的长衫,头发也梳得整齐,虽依旧留着长胡子,却比往日精神了许多。
“拜师要行三拜九叩礼,先拜祖师,再拜师父,心要诚,礼要正。”
陈师傅悄悄在我耳边叮嘱了一句,轻推我的背。
我点点头,穿上那件青蓝色长衫,衣服稍微有些大,套在我身上有些滑稽。
陈师傅扭过脸去不看我,但从他耸动的肩膀能看得出来,他憋的很辛苦。
“咳咳!”
于师傅站在桌后,神色肃穆地看着我俩,陈师傅连忙跑到一旁充当司仪。
“吉时到,拜师仪式开始!”
陈师傅话音刚落,我便按照他教的,对着祖师牌位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额头碰到冰凉的地面时,我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的模样,又想起爸妈,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咬着牙忍住,今天是拜师的好日子,不能哭。
磕完头起身,陈师傅递来一个海碗,里面装着半碗清水,我捧着碗走到于师傅面前,再次跪下,将水举过头顶:
“师父,请喝茶。”
于师傅接过碗,却没喝,只是放在桌上,伸手扶起我,沉声道:
“入我门下,先记三条规矩。”
我连忙站直身子,屏住呼吸听着。
“第一,不泄天机。凡看地断穴,不可随意泄露他人祸福,更不可因私利篡改命理。”
“青乌师窥测阴阳,最忌口无遮拦,祸从口出的道理,你得记一辈子。”
“第二,不违本心。若遇恶主,即便重金相求,也不可为其寻阴宅,改阳宅,助纣为虐必遭天谴。”
“这罗盘测的是方位,更是人心,你要分得清善恶,守得住底线。”
他顿了顿,指了指桌上的罗盘,我连忙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第三,不恋外物。咱们这行靠手艺吃饭,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金银珠宝皆是身外之物,不可贪心。”
三条规矩说完,于师傅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铜制罗盘,递到我手里。
“这是我以前用的,你拿着,往后它就是你的吃饭家伙。”
我双手接过罗盘,冰凉的铜面贴着掌心,上面的指针微微颤动,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沉重。
陈师傅在一旁鼓掌,大声笑道:“好了,从今往后,子河就是青乌门的正式弟子了。”
于师傅也难得露出点笑意,让陈师傅去镇上买了斤肉,中午炖了锅肉汤,算是给我办了拜师宴。
饭后歇了片刻,于师傅便扛着一把锄头,背上罗盘和鲁班尺,对我说:
“走,带你去山里认认阴宅。”
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青乌师的本事,自然是又兴奋又紧张。
陈师傅送我们到门口,反复叮嘱道:“山路滑,仔细些,别让娃儿摔着。”
出了门往南走,便是连绵的群山。
雪刚停没多久,山林中的雪其实比平地的雪厚很多,尤其是这山路上,雪能达到于师傅的膝盖,那我就更不用说了,没被雪淹了都算我运气好。
于师傅走得却极稳,时不时停下来,用罗盘测测方位,又探头观察着附近的树木山势,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了他。
“阴宅讲究‘龙、穴、砂、水、向’,”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于师傅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的山梁说。
“你看那道山梁,蜿蜒起伏像条龙,这就是龙,山梁尽头有块凹进去的地方,藏风聚气,那便是穴,左右两侧的小山丘像侍卫一样护着……墓穴的朝向,得对着开阔处,才能纳气。”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和他说的一样,那道山梁真的像条卧着的龙,山脚下的小溪冒着水汽,在雪地里蜿蜒流淌,景色倒是好看。
只是我实在看不出这地方有什么特别,忍不住问道:“师父,这地方很好吗?”
“算是块中吉之地,”
于师傅蹲下身,用锄头扒开地上的雪,露出下面的黄土。
“你摸摸这土,细腻温润,没有杂质,说明这地方地气旺。葬在这里,后代子孙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能平平安安,衣食无忧。”
我伸手摸了摸,土果然很软,还带着点暖意,和别处的冻土完全不一样。
往前走了没多久,于师傅又指着一处地势低洼的地方,脸色沉了下来。
“你再看这里,地势低洼,积雪化了之后肯定会积水,这叫水浸穴,是大凶之地。”
“要是葬在这里,后代子孙容易生病,家宅不宁。”我凑过去看,果然那地方的雪已经开始融化,地面湿漉漉的,踩上去还有泥浆。
“辨穴不仅要看地形,还要看气场,”
于师傅拿出罗盘,让我凑过去看。
“你看这指针,在刚才那处吉地是稳的,到了这里就不停颤动,说明地气紊乱。”
我盯着罗盘上的指针,果然像他说的那样,指针左右摇晃,一点都不稳。
越往山里走,积雪越厚,山路也越陡峭。
于师傅却像是不知疲倦,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解各种阴宅的讲究:
“阴宅最怕冲煞,比如对着悬崖、尖角,或者离寺庙、坟地太近,这些都会影响地气;还有‘十不葬’,一不葬粗顽怪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壕绝境…”
他一条条念着,让我记在心里,还时不时考我,要是答不上来,就停下来再讲一遍,直到我记住为止。
走到一处半山腰,于师傅忽然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
这里背靠着山,前面是片开阔的谷地,谷地里有片松树林,风吹过松枝,发出沙沙的声音。
于师傅用罗盘测了测,又走到松树林边,扒开积雪看了看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是块上吉之地,藏风聚气,山环水抱,难得的好穴。”
“师父,这地方为什么很好啊?”
我好奇地问,在我看来,这里和刚才那处中吉之地也没多大差别。
“你看,”
“背后的山是靠山,厚实稳重,能挡煞,左右两侧的小山丘有青龙,白虎相互呼应,前面的明堂,开阔明亮,能纳气…”
他又扒开地上的土,里面居然有细小的石子,亮晶晶的。
“这种土叫珍珠土,是地气旺盛的征兆,葬在这里,后代子孙不仅能富贵,还能出有出息的人。”
我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对青乌术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山水之间,藏着这么多门道。
于师傅见我听得认真,又说道:“不过再好的阴宅,也得看缘分,不是谁都能葬在这里的。而且阴宅只是辅助,后人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地气也没用,这就是‘福人居福地’的道理。”
正说着,于师傅突然低头看向我,那眼神好像直接看到了我的心底。
“这个地方,用来安葬你的父母,把路记好,以后常来看看…”
我完全没想到于师傅会说这个,而且他怎么知道我父母他们的事?
“师父…你怎么知道?”
我的眼泪已经控制不住的开始往下掉,连声音都跟着颤抖起来。
于师傅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多想,往后学好本事,能帮一个是一个。”
他从背上取下鲁班尺,在坟前量了量,又从怀里掏出几张黄纸,用朱砂画了几道符,烧在坟前。
“这样就可以了,过两天我去把你父母的尸体领回来。”
我早已无力再站着,跪坐在雪地里,哭的不像话。
做完这些,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于师傅带着我往回走,一路上,我们的话很少,但是那种隔阂感,那种疏离感已经消失不见。
因为我知道,我能依赖的人,只有这个看不清脸的中年男人了。
回到家时,陈师傅已经做好了晚饭,见我们回来,连忙迎上来:“怎么样?娃儿学得还行吧?”
“还算机灵,就是底子差了点,得慢慢教。”
于师傅说着,却难得地给我夹了块肉,我心里暖暖的,连忙大口吃了起来。
饭后,于师傅把我叫到堂屋,拿出那几卷线装书,指着其中一本说:
“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青乌经,你先看着,有不懂的就问我。”
我接过书,只见封面上的字已经有些模糊,里面的纸页也泛黄了,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些奇怪的图画,看起来像是地图。
“从明天开始,早上四点起床背口诀,背完就去上学,我给你安排好了学校。”
于师傅站在门口,闷了好久之后又开口说道:
“以后,你在学校就叫于清川,是我于适从的儿子…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就别去上学…我在家里教你文化也可以…”
我听见于师傅说的话,心底的情绪再也压不住,跌跌撞撞的跑到于师傅身边,抱着他的腰,不停的哭。
于师傅摸着我的头,安慰着我,一字一句,一句一字,温暖如春。
不知道我哭了多久,反正后来我是怎么躺到床上的我也不记得了。
只是在梦里,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下雪的桥头,小姑娘的红色披肩在雪地里格外显眼,她递给我手帕时,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