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小说,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最新章节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

作者:丹丹顶鹤

字数:212201字

2025-10-24 15:17:13 连载

简介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丹丹顶鹤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朱夜徐妙依,《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这本两宋元明 小说目前连载,写了212201字!

大明:穿成流民,朱元璋连夜认亲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7章

“走,去把库里那几匹最好的蜀锦拿出来,再备上一份厚礼。”王氏把镜子小心翼翼地放回锦盒里,对身边的管事嬷嬷说道。

“夫人,这是要?”

“给朱掌柜送去。”王氏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告诉他,他这个朋友,我王氏交定了。让他尽管放心,有什么难处,只管开口。我新城侯府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在金陵城里,说句话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她这不仅仅是在示好,更是在表态。

朱夜送来的,不只是一面镜子,更是一份投名状。他选择了新城侯府作为第一个“交货”的对象,就是看中了侯府超然的地位和在贵妇圈里巨大的影响力。

而王氏接下了这份礼,并且回以厚礼,就是在告诉所有人,她,以及她背后的新城侯府,保定朱夜了。

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金陵城的上流圈子里传开了。

“听说了吗?新城侯夫人拿到朱神仙的玻璃镜了!据说比水银镜还亮!”

“真的假的?不是说官府要查禁吗?”

“查什么禁啊!人家侯夫人都发话了,说朱掌柜是她的朋友!谁敢动?”

“哎呀,我前两天还琢磨着要不要去把定金退了,幸亏没去!快快快,备车,去朱掌柜的那个小院问问,下一批货什么时候到!”

“还问什么呀!赶紧再送一份礼过去,让朱掌柜务必给我们留一件!钱不是问题!”

前几天还因为官府的风声而惶惶不安的富户们,此刻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黄子澄试图用政治压力制造恐慌,让朱夜的客户产生挤兑。

而朱夜,只用了一面镜子,就轻而易举地,用女人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化解了这场危机。

并且,他还成功地将新城侯府,这个虽然没有实权,但地位尊崇的老牌勋贵,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

皇城,谨身殿。

烛火摇曳,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朱夜献上的那枚“放大镜”。他举起镜片,放到一份奏章上方,原本细小如蚊蝇的蝇头小楷,瞬间变得清晰可辨。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他放下放大镜,拿起那面同样光洁如水的玻璃镜,镜子里,映出他那张沟壑纵横,写满了岁月和杀伐的苍老面孔。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比宫里那些模糊不清的铜镜,要真实一百倍。

蒋瓛如同影子一般,侍立在下方,将刚刚从金陵城里搜集到的所有情报,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一遍。

从新城侯夫人的反应,到整个金陵富户圈的风向转变。

“一个下午,收了五万两银子。用一面镜子,就平息了风波,还拉拢了新城侯府。”朱元璋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这个朱夜,手腕不俗啊。”

“回陛下,此人行事,确实……异于常人。”蒋瓛斟酌着词句。

“异于常人?”朱元璋冷笑一声,“何止是异于常人。允炆和黄子澄,自以为是猎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却不知道,他们眼中的那只兔子,摇身一变,成了戏耍他们的狐狸。”

他把镜子放回桌上,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允炆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陛下,东宫刚刚递上来一份密折,是皇太孙殿下亲笔所书。”蒋瓛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

朱元璋没有立刻去接,只是看着他。

“关于什么的?”

蒋瓛的头垂得更低了:“是……关于朱夜的。密折中称,怀疑朱夜……乃是蓝玉逆党余孽。”

大殿内的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朱元璋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缓缓地抬起眼,目光如同两把淬了冰的刀子,落在了蒋瓛的身上。

“蓝玉……余孽?”

“蓝玉余孽。”

朱元璋慢慢地重复着这四个字,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股子森然的寒气。

整个谨身殿,安静得连烛火爆开的轻微声响都听得一清二楚。蒋瓛跪伏在地上,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他知道,这四个字,是陛下心中最深的一根刺。

“把密折,给咱念。”朱元璋没有伸手去接,他靠回了龙椅的阴影里,只留下一双眼睛,在昏暗中闪着莫名的光。

“是。”

蒋瓛不敢怠慢,恭敬地展开密折,用一种毫无感情起伏的语调,念了起来。

“皇孙允炆,叩请圣安。孙儿近日察知,金陵商贾朱夜,其人来历不明,行事诡谲,敛财之术,骇人听闻。孙儿忧心其为祸地方,遂命人暗中查访。竟得一惊天秘闻,此人,竟与前朝逆贼蓝玉,有着千丝万缕之干系……”

密折的内容,与黄子澄的计策如出一辙。

通篇都是“怀疑”、“可能”、“迹象表明”之类的词语,没有任何实证。但却巧妙地将朱夜的种种“异常”——来历不明、财富暴增、货物神秘——全都和“蓝玉逆党”这个巨大的阴谋论框架给缝合在了一起。

文章的最后,朱允炆更是痛心疾首地表示,为大明江山计,为社稷安危计,恳请皇爷爷下旨,将此獠严加审讯,彻查其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大的逆党集团,以绝后患。

洋洋洒洒,上千言。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储君为国分忧的“赤诚”。

蒋瓛念完,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许久,朱元璋的声音才从阴影里悠悠传来。

“允炆这文章,写得是越来越好了。黄子澄教得不错。”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是夸奖还是讽刺。

蒋瓛跪在地上,一动不敢动。他知道,陛下越是平静,心里可能越是愤怒。

“蒋瓛。”

“臣在。”

“你跟咱说句实话,你觉得,这个朱夜,像不像蓝玉的余党?”

这个问题,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蒋瓛心头一颤。

这是在考验他。

说像,是迎合皇太孙,但万一陛下不这么认为,就是欺君。

说不像,是驳了皇太孙的面子,而且万一朱夜真有问题,他就是失察。

这是一个两头堵的死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