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笔四万八千多元的“启动资金”后,李承曜却陷入了新的迷茫。他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中飞速运转。这点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投资房地产?连个首付的零头都不够;投身股市?他对2004年末的股市行情只有模糊印象,根本想不起哪只股票值得重仓;开家小店?既缺经验又耗精力,还容易错过更大的风口。前世的他只是个埋头画图的工程师,对商业运作本就生疏,重生后虽有未来二十年的记忆碎片,却也不是张口就能吐出金矿。
接下来的两天,李承曜几乎泡在图书馆里,翻遍了经济类和计算机类的杂志,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方向。看着杂志上关于互联网行业萌芽的报道,他心中微动,却又觉得那些项目要么需要巨额资金,要么技术门槛过高。直到周三晚上,中了三等奖的张磊兴高采烈地拍着他的肩膀:“老四,走!哥请客,网吧包宿去!让兄弟们也沾沾我的喜气!”
“网吧?”李承曜心中猛地一颤,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他跟着张磊和另外两个室友走出宿舍楼,寒风裹挟着雪粒打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一个被遗忘在记忆角落的念头,正随着“网吧”这两个字逐渐清晰。
2004年的哈尔滨,网吧行业正如火如荼。市区里大小网吧遍地开花,从几十台机器的“夫妻店”到上百台设备的大型网咖,几乎每一家都座无虚席。但李承曜清楚地记得,此时的网吧管理大多还停留在“人工记账+纸质会员”的原始阶段:网管要时不时起身查看每台机器的剩余时间,会员充值全靠手写登记,商品售卖更是一笔糊涂账。前世他工作后偶尔去网吧放松,接触过后来普及的万象网吧管理软件,那便捷的计时收费、智能会员管理功能,在此时绝对是降维打击!
“就做网吧管理软件!”李承曜在心里狠狠一拍大腿,压下心中的激动。这个想法既贴合当下市场需求,又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他虽然不是编程高手,但前世经常使用这类软件,对功能逻辑和界面布局了如指掌,只要能找到懂编程的人把想法落地,就能快速变现。
那一晚在网吧,张磊他们在激烈地打游戏,李承曜却无心加入。他找了个角落的机器,打开画图软件,凭着记忆开始勾勒软件界面。从登录页面到计时主界面,从会员信息管理到商品进销存模块,甚至连“远程呼叫网管”这个后世常见的功能,他都详细标注了出来。手指在鼠标上飞速移动,屏幕上的线条逐渐变得规整,一个初具雏形的软件框架慢慢浮现。
回到宿舍后,李承曜更是来了精神。他翻出几本专业笔记本,通宵达旦地撰写软件需求说明书。他把每个模块的功能拆解得细致入微:比如计时收费模块要支持按小时、按分钟两种计费模式,还得能设置不同时段的费率;会员管理模块要包含充值送金额、积分兑换等营销功能;商品进销存则需要实时统计库存和销售额。前世使用软件时遇到的痛点,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转化为新软件的优化点。虽然他掌握的程序语言只够写些简单的脚本,但对软件的“用户思维”和“功能设计”,他有十足的把握。
三天时间里,李承曜几乎没怎么合眼。除了必要的上课和吃饭,他全部精力都扑在这份说明书上。草稿纸堆了厚厚一摞,键盘被磨得发烫,终于,一份近百页、图文并茂的“达康网吧管理软件”需求说明书摆在了桌上——“达康”二字,既取“达到小康”的寓意,也藏着他对未来事业的期许,还有那么点私人恶趣味的调侃。看着这份凝聚心血的说明书,他长舒一口气,眼中满是期待。
接下来的关键,是找到能把这份说明书变成实际软件的人。李承曜第一时间想到了哈工大软件学院的博士生——他们技术过硬,又可能需要额外的收入补贴生活。他立刻收拾好说明书,坐上校车从二校区赶往一校区,直奔软件学院的博士教研室。
教研室门口格外安静,只有零星几个学生进进出出。李承曜在走廊里来回踱步,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约莫等了半个多小时,一位身材不高、戴着厚厚黑框眼镜、怀里抱着几本专业书的男生匆匆走了出来。男生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头发略显凌乱,眼神专注而沉静,典型的“工科男”气质。
“师兄您好,打扰一下。”李承曜连忙上前,语气恭敬又带着一丝急切,“我是土木学院大四的李承曜,想找个编程高手有偿开发个软件,预算二万左右,不知您是否认识感兴趣的人?”
眼镜男生停下脚步,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上下打量了李承曜一番,目光在他手里厚厚的说明书上停留了片刻:“我叫张冠兴,博三。什么类型的软件?不复杂的话,我自己就能接。”
李承曜心中一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连忙将说明书递过去,语速稍快地解释:“是一款网吧管理软件,集计时收费、会员管理、商品进销存、远程呼叫网管等功能于一体。我已经把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界面布局都设计好了,您只需要按照我给的逻辑编写代码就行。软件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达康网吧管理软件’。”
张冠兴接过说明书,低头翻看起来。起初他只是随意浏览,可越看眉头越舒展,眼中渐渐闪过感兴趣的光芒。等看到一半,他抬头看向李承曜:“功能逻辑很清晰,界面设计也挺合理,不难实现。要求不高的话,一周左右就能出原型。要是你着急,我可以叫上室友一起搞,能更快些。”
李承曜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激动得差点握起拳头:“太感谢师兄了!我确实挺着急的,越早完成越好。咱们可以签个合同,版权归我所有,我先付一半预付款。”
张冠兴对此没有异议。两人找了个打印店,当场拟了一份简单的合同,明确了双方权责、开发周期和费用支付方式。李承曜从银行卡里转了1万元预付款给张冠兴,对方收到后只是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你放心,我会尽快开工。”
“师兄,这几天我可以跟着您一起,有什么问题咱们随时沟通。”李承曜补充道。他知道自己虽然不懂深层编程,但对软件的功能细节比谁都清楚,在旁协助能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张冠兴对此表示赞同,两人约定第二天一早在教研室碰面。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曜几乎天天泡在软件学院的教研室。他和张冠兴及另外两位帮忙的博士生挤在一个小小的隔间里,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讨论。张冠兴负责核心代码编写,室友们分工处理不同模块,李承曜则坐在一旁,随时解答关于功能逻辑的疑问,偶尔还能根据前世经验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在会员管理模块,他建议增加“生日自动送时长”的功能,张冠兴听后眼前一亮:“这个细节好,能增加用户粘性。”
时间在敲代码的噼啪声和讨论声中飞速流逝。12月10日,距离正式开工刚好一周,“达康网吧管理软件”终于完成了。张冠兴带着众人反复调试了十几遍,确保计时准确、会员信息无误、远程呼叫响应及时,所有功能都运行流畅。他还特意给李承曜做了一个秘钥生成器:“安装软件时,能根据控制电脑的物理地址生成唯一秘钥,每台电脑只能安装一次,防止盗版。”
看着屏幕上简洁明了的界面、流畅的操作流程,还有那些远超当下同类软件的强大功能,李承曜满意得合不拢嘴。他痛快地付清了1万元尾款,还额外包了个2000元的红包递给张冠兴:“辛苦师兄和几位哥了,这点心意请收下。”张冠兴推辞了一下,最终还是腼腆地收下了,笑着说:“以后有类似的活儿,还可以找我。”
软件开发完成,接下来就是推广。李承曜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想在短时间内覆盖哈尔滨的网吧几乎不可能。他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快速打开市场的办法——找学生会合作。哈工大的学生会虽然影响力大,但成员大多专注于学术和校内活动;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学生会不一样,学生们性格外向、交际广泛,且同乡遍布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人脉众多。
李承曜通过一位老乡的关系,联系上了哈体院的学生会主席王鹏。他带着笔记本电脑,亲自跑到哈体院,现场演示“达康”软件的功能。当看到软件能自动计时收费、一键管理上百个会员、实时统计商品销量时,王鹏眼睛都亮了:“这软件要是推出去,绝对受欢迎!”
李承曜趁机抛出合作方案:“由你们学生会组织人手,一周内将软件推广到哈尔滨全市网吧。每套软件定价800元,每成功安装一套,你个人拿200元提成,剩下的600元归我,至于你手下人的提成怎么分配,全由你决定。”
200元的提成对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王鹏当即拍板同意:“兄弟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马上召集人,分片区去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哈体院的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成十几个小组,拿着李承曜提供的软件安装包和演示视频,奔赴哈尔滨的各个区。凭借着同乡情谊、娴熟的交际技巧,再加上软件本身的过硬实力,网吧老板们几乎没有抵抗力——比起人工管理的繁琐,花800元买一套省心省力的管理软件,简直太划算了。
短短一周时间,“达康网吧管理软件”如同星火燎原般,迅速铺遍了冰城大大小小的网吧。从道里区的繁华地段到香坊区的老旧街区,几乎每一家稍具规模的网吧,电脑上都安装了这款界面简洁、功能强大的管理软件。李承曜每天都能收到王鹏发来的推广进度,看着安装数量节节攀升,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终于稳稳地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