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传统玄幻小说,那么《星久逆仙途》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小金门岛的王仙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星久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星久逆仙途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辰时未至,晨雾未散。
星久已如往常一般,拖着那柄破旧的竹扫帚,出现在了演武场东侧的竹林边缘。他的脸色依旧苍白,步伐依旧带着几分刻意显露的虚浮,任谁看去,都是一个被生活重压磨平了棱角的底层弟子。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帘下,那双眸子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昨夜初步点燃的“逆熵基点”,虽然微弱到几乎无法调用,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感知中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却截然不同的涟漪。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似乎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敏锐。
他开始如同往日一样,慢吞吞地清扫着落叶。竹叶沙沙作响,伴随着远处演武场上逐渐响起的呼喝声,构成了一幅寻常的宗门晨景。
但今天,星久清扫得格外“细致”。他的扫帚轨迹,不再仅仅局限于青石地面,而是有意无意地,总往那片茂密的竹林边缘延伸。
“清溪,”他在意识中下令,“持续扫描竹林内部,尤其是地面以下三米范围内,有无异常能量反应或结构空洞。重点排查昨日发现传讯符碎片附近的区域。”
昨日拾到的那枚传讯符碎片,虽然能量微弱,但出现在这人迹罕至的清扫区域,本身就透着不寻常。结合这片竹林紧邻演武场,却又因树木茂密、光线晦暗而少有人深入的特点,星久直觉这里可能隐藏着什么。
【扫描进行中……能量消耗:极低。】
【地表未发现明显异常。地下扫描受到竹根及土壤密度干扰……】
【警告!检测到特定区域(坐标:东偏南37度,距离15米)地下约两米深处,存在微弱但持续的能量屏蔽波动。结构分析显示,下方存在人工开凿的空腔,规模未知。】
果然有蹊跷!
星久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慢条斯理地扫着地,仿佛只是无意间靠近了那片区域。他暗中记下了清溪标注的坐标,那地方位于几丛特别茂密的凤尾竹下方,地面上落满了厚厚的枯叶,极难察觉。
是什么?密室?藏宝地?还是……某种见不得光的秘密据点?
星久没有贸然行动。此刻天色已亮,演武场上弟子越来越多,绝不是探查的好时机。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比如……夜深人静之时。
他继续扮演着尽职尽责的扫地杂役,将那片区域的落叶也一并清扫干净,没有留下任何引人怀疑的痕迹。
接下来的几天,星久的生活仿佛一成不变。寅时起身,辰前扫净落叶,然后便是回到破屋,闭门不出,在外人看来,他要么是在徒劳地尝试修炼,要么就是自暴自弃地混日子。
只有星久自己知道,每个夜晚,当宗门陷入沉寂,他都会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潜入那片竹林,利用清溪的扫描和自身逐渐增强的微末感知,仔细探查那处地下空腔的入口和可能的防卫措施。
他发现,入口被一种极其巧妙的幻阵掩盖,若非清溪能直接探测到能量屏蔽和内部结构,单凭肉眼和神识,极难发现。幻阵的能量来源似乎是地底一条微弱的灵脉分支,维系着最低限度的运转,这也解释了为何能量波动如此微弱且持续。
“清溪,分析此幻阵的破解难度及触发警报的风险。”
【阵法等级:黄阶中品隐匿幻阵(残破)。破解难度:中等。以宿主当前对能量结构的理解,配合本系统模拟推演,有73%概率可无声破解。但无法确定空腔内部是否存在其他警戒机制。】
七成多的成功率,值得一搏。星久决定在下一个无月之夜动手。
机会很快到来。这夜,乌云蔽月,夜色深沉,连虫鸣都稀疏了许多。
子时刚过,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竹林,正是星久。他换上了一身深色衣物,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冷静的眼眸。
来到那丛凤尾竹下,他屏息凝神,指尖按照清溪推演出的阵纹节点,凝聚起那微乎其微的“逆熵基点”,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地面几处看似毫无规律的凸起或凹陷。
“逆熵”能量与常规灵气截然不同的性质,在此刻显现出奇效。它如同一种“惰性”溶剂,悄无声息地中和、扰乱了幻阵关键节点的能量流转,却没有引发阵法本身的激烈排斥。
片刻之后,地面上的枯叶微微颤动,如同水波般向两侧分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的石阶入口,一股带着霉味和淡淡药香的凉气扑面而来。
星久没有丝毫犹豫,闪身而入,身后的入口在他进入后迅速闭合,幻阵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石阶向下延伸了约十米,尽头是一间不大的石室。石壁上镶嵌着几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夜明珠,照亮了室内景象。
石室中央,摆放着一个古朴的蒲团。靠墙则是一个简陋的木架,上面零星放着几个玉瓶和几卷兽皮卷轴。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一个半人高的青铜丹炉,炉身布满铜绿,却隐隐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这里似乎是一处废弃的私人炼丹室或静修之所。
星久没有急于查看那些物品,而是先让清溪彻底扫描了整个石室。
【扫描完毕。未发现主动警戒阵法或生命迹象。空气成分安全,无剧毒或迷药残留。】
【玉瓶内丹药已失效。兽皮卷轴材质特殊,内容需近距离解读。青铜丹炉……蕴含微弱火属性灵韵,但核心法阵已损坏。】
确认安全后,星久才走上前,首先拿起了那几卷兽皮卷轴。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其中一卷,借着夜明珠的光亮看去。
卷轴上记录的,并非什么高深功法,而是一些潦草的笔记和心得。字迹时而工整,时而狂乱,仿佛记录者心境起伏极大。
“……筑基丹改良第三百二十一次尝试……又失败了……药性冲突无法调和……”
“……为何宗门丹方皆是固守陈规?逆炼之法或许才是出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他们说我疯了……呵呵,究竟是谁疯了?”
“……此地不宜久留,若被发现……唯有将此间心得封存,留待有缘……或,与我一样的‘离经叛道’之人……”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
星久默默合上卷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处密室的主人,似乎是一位痴迷于丹道、却试图挑战传统、最终不容于宗门的修士。这“逆炼之法”的思路,倒是与他的“逆熵之道”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他又查看了其他卷轴,大多是一些冷僻的药材辨识、药性相克的研究,以及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炼丹猜想,对目前的他而言,价值有限。倒是那些废弃的丹药,虽然药力流失,但残留的气息,让清溪记录下了一些这个世界的药物能量特征。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尊青铜丹炉上。
炉身损坏,价值不大。但星久的手指拂过炉身那些古老的纹路时,丹田深处那微弱的“逆熵基点”,却突然轻轻跳动了一下,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吸力,仿佛……对这丹炉中残留的某种气息,产生了一丝“兴趣”?
星久心中一动,仔细感知。那似乎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近乎湮灭的“寂灭”之火的气息?与“逆熵”的某种特质产生了共鸣?
他默默记下这种感觉。这尊废炉,或许另有用处。
将石室恢复原状,没有带走任何实物(以免打草惊蛇),只让清溪记录下所有卷轴内容和环境数据后,星久悄然离开了密室,重新掩好入口。
回到破屋,天色将明。
这一夜的探索,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实力提升,却让他对云岚宗暗流下的另一面有了管中窥豹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那尊废丹炉引发的“逆熵”感应,为他指明了一个可能提升这种新力量的方向——寻找与“寂灭”、“衰败”相关的事物或环境。
藏锋于扫,已见微光。这云岚宗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而他的“逆熵之道”,也在这看似绝望的困境中,悄然拓展着一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