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儿子被举人退婚后,我摊牌了》的主角是唐文昭唐桃笙,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京海第一深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等你来读!
儿子被举人退婚后,我摊牌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文作为如今姑苏府的锦衣卫千户,一方面是来受自己母亲的要求,来替自己妹妹求亲的,但另外一方面,皇帝更希望趁着这个机会,让周文好好整顿一下姑苏府,甚至后面如果有可能的话,连带着一起将整个江南省都整顿了。
来替周玥提亲刚好可以当成理由,让杨渊等人放松警惕,所以对于崔正道,周文想抓,但又不会以他如何贪墨,如何鱼肉百姓这些理由来抓,而是随意找一个看似无关的理由,将崔正道抓进锦衣卫所。
一旦进了锦衣卫所,周文有的是办法让崔正道开口,虽然崔正道只是吴县的一个县令,但在江南省,特别是江南省的腹地姑苏府,每一个县令都和江南走私集团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即便崔正道没有进入核心圈层,但拔出萝卜带出泥,只要崔正道能咬出那么一两位,周文就能借此打开一个缺口了。
杨渊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周千户有点小题大做了吧,崔县令都承认错误了,何必揪着不放?”
杨渊老态龙钟道。
“杨大人既然已经致仕多年,就莫要干扰本官办案了,难不成杨大人还想着干扰朝政不成?”
周文直接一个帽子扣了过去,这个帽子即便是杨渊也不敢接。
“周大人哪里的话?老夫不过是问问罢了,难道周大人办案还问不得了?”
杨渊自然不会被周文唬住,继续追问道。
“杨渊,你这个老匹夫打的什么主意?莫不是这崔正道掌握着你贪赃枉法的证据,所以你才这么保他?锦衣卫抓一个县令罢了,你何必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呢?”
周文面对杨渊说话有顾忌,但唐文昭没有,唐文昭很清楚,要是让周文和杨渊这种老狐狸说下去,恐怕很快就会被他带到沟里,于是干脆直接开口,接过了话茬。
“哼!唐文昭,老夫不与你一般见识,周大人,既如此,老夫便告辞了。”
杨渊说着拄着拐杖就往山下走去,林廷玉则顺势跟着一起走了,在一旁搀扶着杨渊的胳膊。
“崔县令,跟本官走一趟吧。”
杨渊和林廷玉都离开了,崔正道的靠山自然也就没了,听到这话,顿时瘫倒在地,崔正道不是第一天当官的新兵蛋子,自然明白,一旦进了锦衣卫所,不脱层皮,恐怕很难出来。
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再坏一些,恐怕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一想到这里,崔正道顿时感到万念俱灰。
周文看着瘫倒在地的崔正道,冲着身后的锦衣卫挥了挥手,那些锦衣卫瞬间会意,上前将崔正道架着往山下去了。
“唐伯伯,借一步说话。”
周文再次来到唐文昭面前,低声道。
此时周围看热闹的士绅以及商人基本都已经散去了,毕竟锦衣卫都到了,他们这些人最怕的便是锦衣卫。
唐文昭听到这话,看了看文怀远,文怀远虽然迂腐了些,但此时也明白唐文昭的意思。
“张大人,周大人,还有诸位,随在下进书院吧。”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明白什么意思,急忙跟着文怀远离开了。
“周大人……”
“唐伯伯莫要拿小侄开涮,娘要是知道唐伯伯如此称呼小侄,恐怕会打断小侄的腿,周大人叫我小文或者侄子都可。”
周文急忙阻止道。
“不知贤侄有什么安排?”
唐文昭听到这话,换了口风。
“安排不敢当,小侄是受陛下和我娘所托,一方面是为了来向唐伯伯提亲,另外一方面也要替他们祝贺唐伯伯重开书院,这是陛下和我娘让我转交给您的书信,贺礼小侄已经让人送到贵府了,方才人多眼杂,陛下也怕引起他人不必要的误会。”
周文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随即拿出两封书信交给了唐文昭。
“应该的,不论是陛下还是先帝,都是想做些事的,但朝中那些人恐怕不乐意,宫中都不安全,陛下小心些也是应该的。”
唐文昭直接将书信收了起来道。
“陛下让小侄来这姑苏府,还想让小侄趁机整饬这姑苏府,只是这姑苏府小侄人生地不熟,那锦衣卫所的锦衣卫看似都听小侄的话,但其中恐怕有许多人已经被渗透了,陛下和娘都曾交代小侄,唐伯伯当年可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如杨渊这等老匹夫,当年也被唐伯伯弹压的差点鱼死网破。”
一提到唐文昭当年的事迹,周文便满脸兴奋,从小到大,他听的最多的,便是关于当年唐文昭做的那些事,若不是从小就听,周文甚至怀疑自己的娘在给自己编故事。
因为当年唐文昭做的事,随便一件,都是朝中那些官员一辈子不敢肖想的,但唐文昭却做了不知道多少。
当年的大虞朝因为这些官员,以及整个江南走私集团的存在,已经是一艘破船了,随时都可能沉底,正是因为唐文昭当年做的事,大虞才得以续命。
即便当年唐文昭失败了,但他当年做的那些事,并非全都被清算了,还是保留了一些的。
单单是保留的这些,已经足以让大虞气象一新了。
如果说整个大虞谁最崇拜唐文昭的话,除了仁和公主之外,那便是周文以及周玥了。
即便是张宗宪周铎这些唐文昭曾经的弟子,虽说也崇拜唐文昭,但他们根本不明白唐文昭厉害在哪里。
“哪里谈得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是个失败者罢了。”
唐文昭摆了摆手道。
“贤侄以后在这姑苏府,有什么办不了的事,可以来寻老夫,老夫这些年倒是做了一些安排,回头老夫写一份名单给你,姑苏府的锦衣卫好坏参半吧,老夫会把其中可靠的都写在上面。”
唐文昭看着眼前的周文,如同看到了当年的仁和公主,多年未见的老友了,唐文昭很清楚,当年自己从大狱出来之后,倘若没有仁和公主让锦衣卫在暗中保护的话,自己想回姑苏府,恐怕千难万难。
很多人不希望自己活着,半道截杀无疑是最好的方案。
那时是唐文昭最脆弱的时候,倘若真的遭遇半道截杀,恐怕早已身死道消了。
对于仁和公主,唐文昭还是心存感激的,自然也乐得帮一下周文。
周文听到这话,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周文一直都在想,当年那般厉害的唐解元,又岂会蹉跎光阴近二十载。
不过同时周文也在暗暗心惊,姑苏府的锦衣卫所居然被渗透成了这般模样,同时也心惊唐文昭的能力,对姑苏府的锦衣卫所居然了如指掌,若说锦衣卫所没有唐文昭的人,周文是不信的。
不过周文并不在乎这些,从小周文便受仁和公主的耳濡目染,本就对唐文昭崇拜不已,听到这话,愈发崇拜了。
“多谢唐伯伯。”
周文恭敬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