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秦:签到武将系统我靠变法开疆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沈砚知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赢余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脑洞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大秦:签到武将系统我靠变法开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因此,他断定,此次跟踪赢余的幕后黑手,必是藏身于咸阳的六国余孽!
“哼!”
秦始皇冷哼一声,但对赢余的做法却十分满意。
“云儿虽未拷问出线索,但经此一役,朕倒要看看,谁还敢打他的主意!”
官道旁悬挂的人头,足以震慑任何心怀不轨之徒!
更何况,赢余竟暗中招揽了众多能人异士——
一人独斩二十名刺客的绝世武者!
还有那位英姿勃发的少年俊杰!
“莫非云儿早有谋划?”
秦始皇嘴角微扬,心中欣慰。
不愧是他最出色的儿子!
行事周密,谋定而后动,绝非鲁莽之辈。
他对赢余的未来,愈发期待了。
下一刻,他眸光一厉,沉声喝道:
“御林铁卫何在?!”
“臣在!”
一名身披玄甲、身形魁梧的将领大步上前,单膝跪地。
“即刻彻查四公子遇袭一事,凡涉事者,严惩不贷!”
御林铁卫乃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从秦军精锐中挑选出的死忠之士,专司护卫皇权,只听命于他一人!
“诺!”
铁卫统领章邯抱拳领命,眼中杀意骤现。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
御林铁卫既是始皇之剑,必将斩尽一切逆贼!
……
皇宫深处。
大公子扶苏的寝殿内。
扶苏与淳于越相对而坐,温酒细品。
“四公子曾公然抨击秦法,本以为他心怀仁义,谁知行事竟如此暴戾!绝非仁德之人!”
淳于越面露失望。
儒家崇尚仁德礼义,虽认可以严法治国,但将人剁成肉酱,头颅悬于道旁,实在太过残忍!
如此狠辣之人,儒家弟子自然不屑与其为伍!
“老师,不管如何,四弟反对秦法,与我志同道合,或许可以结为盟友。”
扶苏轻声提议。
他信奉儒家学说,主张恢复分封,反对郡县制,因而不得始皇欢心,朝中除少数儒生外,无人支持。
赢余当众痛斥秦法,令扶苏误以为其与自己政见相合,便想拉拢这位备受始皇器重的皇子,以增己方势力。
“殿下,四公子已被逐出咸阳,恐怕此生难返,如何能助你?此举只会惹怒陛下!”
淳于越连连摇头,神情轻蔑。
“况且西部边境官员多为恪守秦法的老秦人,四公子此去必遭排挤,能否安身尚且难说,更遑论襄助殿下?”
扶苏默然。
秦法在关中根深蒂固。
西部官吏世代依秦法晋升,皆为其忠实拥趸,赢余此去定会举步维艰。
“老师,若我请父皇召回四弟呢?”
“万万不可!四公子咎由自取,且暴虐成性,心浮气躁,绝非可用之才!”
淳于越急忙劝阻。
赢余虽反秦法,却对儒家毫无敬意,召回何益?
他们耗费多年心血才将扶苏教化成型,若受赢余影响疏远儒家,岂不前功尽弃?
儒生们还指望扶苏继位后飞黄腾达。
如今少了一位劲敌,岂有自找麻烦之理!
“也罢,老师既然这样说,那就算了。”
扶苏低声叹息,不再坚持。
长久以来受儒生们的劝谏影响,他早已变得优柔寡断。
性格与始皇帝截然不同。
淳于越在他眼中是满腹经纶的大学者,连淳于越都反对,他自然也不会再坚持己见。
……
**震刚之后,
二十日过去。
赢余终于抵达自己的封地。
始皇帝许诺给他的,是西部边境之地。
但具体是哪一处,全凭赢余自行决定。
“就选这里。”
驿站内,
一盘热气腾腾的肥羊炖端上桌案。
趁着关云长切分羊腿的工夫,赢余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区域说道。
在场的张太岳、张真人、霍去病均未出声,唯独蒙武眉头紧锁,似乎有话要说。
“蒙将军有何顾虑?”
赢余察觉到蒙武神色异常,直截了当地问道。
“公子,此地北接匈奴,西临戎族,草原广布,百姓稀少,耕地贫瘠,实在不是良选!为公子安危计,不如改选偏南之地!”
蒙武直言不讳。
西部边境虽与草原接壤,但此地距离匈奴过近,地势险恶,易攻难守。
加之蛮族众多,人口匮乏,土地贫瘠,蒙武认为赢余的选择绝非明智之举。
赢余轻笑一声。
正因靠近匈奴,才更合他心意!
封地若要壮大,人口必不可少。
荒地需人开垦,城邑需人修建!
然而秦法严苛,关西壮丁多被征为兵卒,边境大邑中仅剩老弱妇孺。
精壮劳力从何而来?
唯有掳掠战俘为奴!
赢余所选之地,非为抵御蛮族,而是为进攻匈奴铺路。
离匈奴越近,攻势方能越迅猛!
“孤心意已决,就选此地!蒙将军,立即召集当地官吏,清点人口!”
赢余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蒙武闻言,身躯猛然一震。
若水小说群97562841
若水中转群975632410
赢余神色肃然,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威严。
蒙武恍惚间,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秦始皇的影子,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抱拳行礼。
“诺!”
**大秦统一六国后,始皇帝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
赢余的封地位于陇西郡边境,辖内有一座县城、二十余处村落、两千户秦人(约万人),以及散居草原的众多蛮族部落。
蛮人不服秦法,人数亦不亚于秦人。
了解封地详情后,赢余命张太岳一一记录,随后召集所有秦吏——包括县令、县丞、亭长、三老、游徼、啬夫等共计四百余人。
按秦制,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
亭长掌管治安,三老负责教化,游徼缉盗,啬夫督导农事。
虽地广人稀,官僚体系却极为完备。
赢余入驻县城,下令所有秦吏三日内齐聚县衙复命。
第三日正午,张太岳于县衙前清点人员,关云长持刀立于其侧,蒙武则率亲兵静立一旁,只护赢余周全。
蒙武注意到,面对纷乱嘈杂的秦吏,张太岳从容调度,事无巨细皆井井有条;而关云长目光如刀,气势逼人,连蒙武都不禁暗生寒意。
“四公子从何处网罗这等人才?”蒙武暗自思忖。
被誉为霍去病的年轻将领,沉默寡言,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此时,跟随在赢余身旁的那位谋士,举手投足间尽是精明干练。
就连驾驭马车的车夫,也显得格外不凡!
能够聚拢如此多的能人异士作为家臣。
蒙武愈发觉得赢余难以揣测!
“主上,封地内共有四百二十名秦吏,实际抵达五十人,三百七十人未到。”
“原因?”
“其中一百九十人以患病为由推辞,另有一百八十人无故缺席。”
听闻此言,赢余冷冷一笑。
有意思。
刚到此地就有人胆敢给他下马威?
连他的命令都敢置之不理!
“县令何在?”
“属下在。”
“传令给那些称病的秦吏,孤再给他们一日时间,若仍不现身,往后也不必来了!至于那一百八十名无故缺席之人——云长!霍去病!”
“末将在!”
关羽与霍去病同时出列。
“立刻率领二十名游徼,将那些目中无人的秦吏统统缉拿下狱,全部杖毙!”
赢余挥手之间,杀伐之气骤然弥漫,连门外的蒙武都不由得心神震动。
初到封地便处决一百八十名秦吏!
几乎占据了封地官吏总数的半数!
这是何等凌厉的手段!
一上任就大开杀戒,未免也太狠辣了!
蒙武彻底被震慑住了!
“四、四公子,这、这样是否过于严苛……”
县令显然也被吓得不轻。
“你在质疑孤的决断?”
赢余目光如刀。
他就是要以雷霆手段震慑众人!
若这县令敢违抗命令,他也不介意多杀一个!
即便县令死了,还有县丞顶上。
县丞没了,还有诸多三老可用。
就算秦吏死绝了,大不了重新选拔。
若无人可用,他还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人才。
根本不愁无人效力!
“不、不敢!”
面对赢余冰冷的注视,县令喜慌忙摇头。
“处决之后,将那些人的 ** 钉在木架上,悬挂于城头示众!”
“遵命。”
县令喜艰难地咽了咽口水。
杖毙已是残酷,还要曝尸城墙。
这手段当真狠绝!
原本,作为秦法的受益者。
县令喜对赢余并无好感,却没想到他出手如此果断无情!
一时间,县令喜噤若寒蝉,纵有万般不满,也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末将遵命!”“末将遵命!”
霍去病与关羽抱拳领命,接过张太岳递来的名单,随即点齐人手,迅速离去。
七天之内,赢余的封地上接连有190名秦吏被捕,惨遭杖毙。
此事震惊了整个陇西郡的官场,消息迅速传至咸阳。
咸阳宫内,秦始皇拍案而起:”云儿这般大肆诛杀秦吏,新政如何推行?”这些虽是小吏,却是帝国运转的根本。
大秦律令皆需靠这些基层官吏执行。
赢余初到封地就处决近两百人,完全出乎始皇预料。
须知古时读书人何其珍贵。
百姓终日为温饱奔波,哪有闲暇读书?大秦九成民众目不识丁,纵有军功也难以胜任文职。
如此稀缺的人才,岂能随意屠戮?
这些底层秦吏犹如庞大机器上的螺丝,即便变法也不该拿他们开刀。
始皇日后焚书坑儒,针对的也是方士之流,从未滥杀过基层官吏。
“藐视云儿确该惩处,但也不该杀戮过半。
这孩子终究太过年轻气盛。”始皇摇头叹息。
原本对赢余寄予厚望,未料其初到封地便大开杀戒。
那片封地总共不过四百余秦吏,转眼折损近半,日后政令要靠何人施行?
当年商鞅变法尚且重金招贤,赢余倒好,直接将可用之才诛杀半数。
在始皇看来,此举实在鲁莽。
纵使要立威,杀一儆百足矣,何须这般血腥?年轻人终究太过冲动。
经此一事,始皇对赢余的期待不免大打折扣。
丞相府中,李斯听闻此事亦连连摇头:”四公子性情如此暴戾,岂能成就大业?”作为文官之首,他深知基层官吏的重要。
赢余这般肆意诛杀,在他看来简直不计后果。
秦吏尽数遭戮,封地政务顷刻崩解!
赢余此举更令逝者亲族恨之入骨,焉能再为其所用?偌大封地,何来贤才填补空缺?
“四公子终究不堪大用。”李斯眼中难掩失望。
始皇诸子中——
长公子扶苏崇儒倡分封,与他这郡县制拥护者屡生龃龉;四公子虽斥秦法却非尊儒之辈,更得帝心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