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秋满月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对面,刘女士的神情终于从犹豫转为笃定,也郑重地签下了名字。

朱姐心里暗暗高兴,第一单新生意,成了。

虽然刘女士的预产期还在三个月后,离真正入住满月阁还早,但这纸合约的意义远超其本身价值。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在悄然改变着什么。

客户的宣传,尤其是李女士在妈妈群里那句由衷的“小秋神了!”的赞叹,如同一个无形的认证。再加上刘女士亲眼目睹“秋老板”在“爱婴堡”母婴店门口,仅凭几句话就精准点破宝宝哭闹根源,三下五除二安抚住焦躁小婴儿的“神奇”一幕,在特定的妈妈圈子里口耳相传。

秋满月这个名字,开始在那些为婴儿哭闹、喂养、睡眠问题而焦虑的新手父母心中,蒙上了一层“懂行”、“有办法”的神秘色彩。

爆点尚未形成,但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满月阁前台那部沉寂已久的电话,开始频繁响起。咨询的声音带着试探和期待,不再是清一色的催款或质问。

电脑系统里,零星的新预约订单也开始出现,虽然数量不多,却像点点星火,带来了久违的暖意。

这些新客户的定金、预付款,叠加原有客户按约支付的费用,汇成一股虽不汹涌却极其珍贵的细流,及时地注入了满月阁几近干涸的“河道”。

最紧迫的生存危机,终于得以喘息:拖欠许久的水电费一次性缴清,催款电话最急、威胁要断供的几家核心供应商,也收到了象征诚意和重启合作的小额还款……

笼罩在员工头顶数月之久的沉重阴霾,肉眼可见地散去了一些。大家脸上的愁容被一丝忙碌和希望取代,工作时的步履似乎也轻快了些。看向那位年轻“秋老板”的目光里,不再是怀疑和抵触,而是多了几分信服和隐隐的期待。至少,她似乎真的在想办法,而且有了一点成效。

然而,秋满月并未多骄傲,恰恰相反,接连依靠系统化解的几次危机,如同两面清晰的镜子,让她更加清醒地看到了核心的脆弱——系统是利器,是窥探婴儿世界的“外挂”,但它绝非万能,更不能成为她立足的根本依赖。

“必须拥有真本事!”这个念头在她心中滚动着。

系统可以是一把开启婴儿内心世界的钥匙,但想要真正构建起一座名为“专业”的、坚不可摧的殿堂,必须依靠坚实的地基——那就是系统性的、扎实的、可以被理解和验证的、属于她自己的专业知识!

否则,一旦系统失灵,或者她的“翻译”无法被科学解释和接受,眼前这点脆弱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

于是,在初步解除了满月阁的生存警报后,秋满月开启了一场近乎疯狂的自我知识重塑之旅。

她从最基础的《婴幼儿生理发展图谱》、《实用婴儿护理指南》,到进阶的《婴儿心理与行为解读》、《0-1岁营养与喂养黄金法则》,再到《新生儿常见疾病家庭识别与护理》、《婴儿睡眠科学与实践》……权威的、新版的、不同流派的育儿书籍堆成了小山。

同时,手机和电脑屏幕上,挤满了知名儿科医生、资深育儿专家的在线课程订阅图标。

吃饭间隙、睡前片刻,所有碎片时间都被她如饥似渴地利用起来。

深夜,她房间的灯光常常固执地亮到凌晨。屏幕上不再是社交软件或购物页面,而是晦涩的医学文献摘要或儿科期刊论文。

她强迫自己啃读那些基础病理机制,力求理解“为什么”,而不仅仅满足于系统告诉她的“是什么”和“怎么做”。

更为关键的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将系统的“即时翻译”与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交叉验证和深度结合:

当系统捕捉到婴儿模糊的“心声”:“肚肚咕噜叫,空空的,难受……”时,她立刻对应书本上描述的“饥饿早期信号”——觅食反射增强、小嘴无意识地吧唧、身体不安地扭动。她不再只是机械地告诉妈妈“宝宝饿了”,而是会补充:“您看,宝宝现在有明显的觅食动作和肢体扭动,结合肠鸣音,很可能是饥饿的早期信号,建议及时喂哺。”

当系统传来“光线刺刺眼,睡不着,怕怕……”的碎片信息,她不仅会建议调暗光线,更能结合睡眠环境营造的科学知识,提出更具体的方案:“宝宝对光线比较敏感。我们可以尝试拉上遮光窗帘,或者用小夜灯替代大灯,营造更昏暗、安静的环境,这样有助于宝宝分泌褪黑素,更快入睡。”

这一切,林姨都默默看在眼里。

看到秋满月废寝忘食地学习,她欣慰之余,更多是心疼。她知道,这孩子是真的想把这副担子挑起来。作为长辈,林姨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帮她更快地走上正轨。

机会很快来了。林姨打听到近期在京市有一场为期一周的高规格育婴师特训班,讲师都是业内顶尖的专家,课程内容涵盖了最新理念和实操技能。林姨毫不犹豫地动用了一点人脉,给秋满月报了名。

这天,看秋满月又要急匆匆往外走,林姨叫住了她,递过去一张印着培训信息的通知单和一张车票。

“满月,刚好,何唐宝宝期满离开了,你这几天相对空闲点。”林姨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收拾点行李,明天去京市参加这个育婴师特训班,为期一周,我给你报好名了。”她拍了拍秋满月的肩膀,眼神里充满鼓励:“去吧,好好学,学扎实点回来。”

秋满月接过通知单和车票,指尖触到纸张的质感,心中微微一暖。她没有任何犹豫,点了点头:“好的,林姨,谢谢您费心安排。”她知道,这是林姨在为她铺路。

一旁的林小慧看着这一幕,羡慕得几乎要把手里擦桌子的抹布绞成麻花,她对着空气小声嘀咕,语气酸溜溜的:“我姑这也太偏心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也想去深造啊!凭什么只给老板开小灶!”

秋满月看着她那副恨不得把桌子戳个洞的样子,有些好笑,试探性地问:“要不……我跟你姑说说,咱们一起去?”

林小慧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恹恹地摆摆手:“得了吧,我姑这个人我还能不知道?她没给我报名,那就是压根没打算让我去的意思。她肯定觉得我去了也是添乱,浪费钱。”

她叹了口气,随即又打起精神,推了秋满月一把:“算了算了,你去!一定要好好学!回来必须把学到的精华都传授给我!还有……”她眼睛亮晶晶地补充,“记得给我讲讲京市的见闻啊!听说那边可繁华了!”

秋满月看着她充满向往的眼神,心里却忍不住吐槽:京市的见闻?有什么值得特意讲述的?

曾经的秋家,在京市也有分公司,规模不小。爷爷在世时,她跟着去过无数次。

分公司顶楼的旋转餐厅,长安街的车水马龙,后海胡同里的冰糖葫芦……那些景象对她而言,不过是童年记忆里寻常的背景板。

可惜,爷爷去世后,再也没人带她去分公司“巡视”了,那些记忆也随着秋家的倾塌,蒙上了一层遥远的、物是人非的灰翳。

如今,她将再次踏上京市的土地,不再是秋家的大小姐,而是一个负债累累、急需充电的落魄老板。这身份的落差,比京市任何摩天大楼都要高耸。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