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正月二十二,夜凉如水。

是夜无月,天幕如一块深蓝色的绒布,缀满了璀璨的星子。小子厚完成晚课,正准备歇息,却被三阳子唤住。

“子厚,且慢。”三阳子立于院中,仰观天象,手中拂尘轻指北方星空,“你既已初成胎息,丹田蕴种,便可尝试引星辉之力,淬炼体魄,温养神魂。今日夜色澄澈,北斗七星朗朗,正是接引星力的好时机。”

小子厚闻言,精神一振,睡意全无。他顺着师父所指望去,只见北方天穹,七颗大星排列成勺,熠熠生辉,光芒清冷而纯粹,与井中地脉的温润之感截然不同。

“北斗注死,亦司造化。其星辉至阴至纯,有洗涤杂秽、凝练精气之效。”三阳子示意小子厚在院中青石板上盘膝坐好,面北背南,“运转灵龟吐纳,存神观想,意守丹田丹种。待心静息平后,便观想北斗七星垂落七道清冷星辉,如丝如缕,自你头顶百会穴灌入,沿脊柱督脉下行,逐一洗炼五脏六腑,最终汇入丹田,被丹种吸纳。”

小子厚依言而行,闭目凝神。胎息初成后,他入静极快,几个呼吸间便心若止水。他存想天穹北斗,起初并无异状,但当他将全部心神沉浸于那观想之中时,眉心祖窍处忽然微微一凉,仿佛真的有一缕极其细微的清凉气息渗入。

这感觉若有若无,远不如引动地脉灵气时那般磅礴,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缓缓流遍全身。所过之处,肌肉筋骨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洗涤,白日里残留的些许疲惫一扫而空,精神愈发清明。那清凉之气最终沉入丹田,被那温煦的丹种缓缓吸收,丹种的旋转似乎更凝实了一分。

三阳子在一旁静静护法,见他周身气息平稳,头顶隐约有微不可察的清光与天上星辉遥相呼应,便知他已成功接引了一丝星力,心中暗自点头:“天赋异禀,悟性绝佳,更难得的是心性沉稳,不骄不躁,实乃可造之材。”

约莫一炷香后,三阳子轻轻唤道:“可以了,初试便到此为止。星力阴寒,久汲伤身,需以自身气血徐徐化之。”

小子厚缓缓收功,睁开眼时,只觉眼前景物格外清晰,连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暗夜中都依稀可辨,耳中亦能听到更远处溪流的淙淙水声。

“师父,这星辉之力,感觉好清凉,和井里的灵气不一样。”

“天地万气,各有秉性。”三阳子解释道,“地脉灵气厚重温和,善于滋养根基;星辰之力清冽纯粹,长于淬炼形神。日后你修行,当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汲取,阴阳调和,方是正道。”

他顿了顿,又道:“尤其你这感应地脉之能,易引动过多地气,虽进展迅速,却恐根基浮泛。辅以星力淬炼,正可去芜存菁,使根基更为扎实。”

小子厚恍然大悟,将师父的教诲铭记于心。

翌日学堂,小子厚虽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却毫无倦色,反觉神采奕奕。算术课上,那些原本令他头疼的数字符号,今日看来竟也清晰了许多,理解起来顺畅不少。陈泽涛老师抽查背诵,他更是将前日所学的《千字文》片段背得一字不差,引得陈老师连连称赞。

周铁柱仍未返校,但课间时,孩子们的话题已从普济寺和尚转向了清微观的小道士。

“子厚,你眼睛今天好亮啊!”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说。

“是不是练功了?能教教我们吗?”另一个男孩满脸期待。

小子厚想起师父“法不轻传”的告诫,只得摇摇头:“师父说,要打好基础才能练功。大家先好好读书,认字就是打基础呢。”

陈粒在一旁帮他解围:“就是就是,字都认不全,练什么功?快回去温书!”

下午回道观,三阳子检查了小子厚昨夜引星辉后的身体状况,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气血充盈,神光内蕴,这一丝星力已被你初步炼化。以后每逢晴夜,皆可依此法修行片刻,但切记不可贪多。”

晚课之前,三阳子又传授了小子厚几个导引动作,配合呼吸,专门用于活动因久坐读书而僵硬的筋骨,并叮嘱他学堂课间亦可练习。

是夜,星辉依旧灿烂。小子厚再次尝试接引星力,感觉比昨夜又顺畅了一丝。那清凉的星力与丹田丹种、体内气血以及隐隐感知到的地脉灵气,渐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在他体内缓缓运转,滋养着这具初踏道途的稚嫩身躯。

他感到自己正像一棵幼苗,同时汲取着来自大地的养分和来自星空的雨露,悄然生长。

道历四千六百八十六年正月二十二,夜静引星辉,淬体炼神魂。

赞曰:无月星辉冷,北斗耀清光。胎息引星力,淬体涤浊滂。神清目自明,根固道基彰。阴阳初调和,大道在何方?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