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好孩子,你们俩都是好样的,老婆子看人准,你们要是能成啊,准保能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说得两个年轻人都红了脸。

回到小旅店,裴晚渝查看任务进度,发现并没有显示完成:“九九,这怎么才算成功?”

九九回应:“需要双方正式登记结婚,拿到结婚证,系统才会判定任务完成,发放奖励。”

裴晚渝点点头,明白这需要时间。第二天,她便带着简单的行李,厚被褥等大件已提前邮寄。踏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

找到自己的硬座座位,她对面上来一对看起来像是情侣的年轻男女,一路上举止亲昵,腻腻歪歪。

裴晚渝闲着也是闲着,下意识打开了红娘系统看了一眼,结果差点笑出声——这两人头上的好感度只有30%,匹配率更是低得可怜,才20%。

系统甚至还贴了个标签:【表面情侣,各怀心思】。敢情是俩演员啊。

她无奈地摇摇头,目光开始在车厢里扫视,很快,她又被另一对吸引了注意。那是一对坐在斜对面的男女,看起来像是熟人,但彼此之间有些拘谨和疏离。

系统显示:李卫东(男,22岁,清河公社社员)与张夏兰(女,21岁,清水公社社员),匹配度90%,好感度60%,状态:【青梅竹马,因误会心生隔阂】。

“有戏。”裴晚渝职业病又犯了。她自然地挪过去搭话,自称是探亲回家的老乡,三言两语就套出了两人的情况。

果然,他们是邻村一起长大的,原本互有好感,却因为李卫东一次帮忙同村姑娘干活,被张夏兰看见产生了误会,两人都性子倔,谁也不肯先低头解释,关系就冷了下来。

裴晚渝看准时机,对李卫东使用了【真心话卡片(迷你版)】。然后在她的引导下,李卫东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当着张秀兰和几位好奇乘客的面,把当时帮忙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憋了很久的心里话全都倒了出来,语气真诚又带着委屈。

张夏兰听着,眼圈也红了,终于把自己心里的疙瘩和怀疑说了出来。

误会一旦说开,冰释前嫌就在顷刻之间。裴晚渝看着系统光屏上两人的好感度噌噌涨到了75%,心里美滋滋的,这算是下乡路上的第二对了吧。

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那对因误会而疏远的青梅竹马在某个小站下了车。

临别时,李卫东鼓起勇气帮张夏兰拎起了行李,张夏兰脸上飞起两抹红霞,低声说了句什么,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暧昧升温了许多。

裴晚渝靠在窗边,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老母亲般欣慰的笑容。

后面上车几乎都是知青,个个都安静的坐着,他们早已没了早几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狂热激情。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闷的压抑和对未来的茫然。不少人脸上都带着离愁别绪和隐隐的担忧,显然是见过或听过早些年下乡知青回来后描述的艰苦生活,但又无法抗拒时代的洪流。

裴晚渝倒是对这种气氛适应良好,她从随身(空间)掏出一个白面馒头,慢条斯理地吃着。这年头细粮金贵,旁边几个知青看得直咽口水,但大家刚认识,脸皮薄,也没人好意思上前讨要。

漫长的三天两夜火车坐得人浑身都快散架,当广播里终于响起“青山公社到了”的通知时,车厢里响起了一片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青石大队这次一共分来了七个知青,四男三女。大队长周铁柱早就等在了站台外,看着这群从大城市来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年轻人,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愁容。

每年接收知青都让他头疼不已,工分挣不了几个,事儿却不少。

“都把行李放牛车上吧,人跟着走回去,队里离这儿还有段路。”周铁柱声音洪亮,带着东北汉子特有的爽利和无奈。

裴晚渝和其他知青一起,把沉重的行李搬上那辆看起来饱经风霜的牛车。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大件邮寄了,不然更受罪。不过看起来这第一批队友里,暂时没发现什么明显的奇葩,运气不错。”

一行人跟着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土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等看到远处低矮的村落轮廓时,几乎所有知青都累得快虚脱了,浑身汗湿,脚底磨出了水泡,叫苦不迭。

裴晚渝虽然也累,但好在偷偷喝了点系统出品的体能补充剂,还能保持仪态。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