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砚身体刚痊愈大半,营中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那人一身粗布青衫,背着个旧书篓,面色清瘦,眼神却亮得惊人,自称蒋葛涵,说是听闻“复汉军”被“九幽冥魂阵”所困,特来毛遂自荐。
守卫将他带到中军大帐时,龙砚正与蹉跎、郑宇、华荣商议对策,帐内气氛凝重。听闻他是来破阵的,众人皆是一愣——连精通机关的华荣都束手无策,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能有什么办法?
“先生可知‘九幽冥魂阵’的厉害?”蹉跎抚着胡须,语气带着几分试探,“此阵依托地形,暗藏机关迷药,变幻莫测,我军已有万余将士折损于此。”
蒋葛涵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从书篓里掏出一卷泛黄的古籍,摊开在案上:“晚辈自幼年起便通读各家阵法古籍,这‘九幽冥魂阵’源自上古‘迷雾阵’,看似诡异,实则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靠‘迷、诱、截’三字取胜。”
他指尖点在古籍上的阵图:“迷,靠浓雾与迷魂烟混淆视听;诱,用零星攻势引敌军深入;截,待敌军混乱后分割包围。此阵的关键在‘阵眼’,黑木林中央那棵老槐树便是核心,树下埋着控制迷烟和回音的机关,只要毁掉阵眼,阵法便不攻自破。”
龙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追问:“可阵中浓雾弥漫,机关遍布,如何才能靠近阵眼?”
“这便是破阵的关键。”蒋葛涵俯身,在沙盘上画出三条线路,“此阵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有三处‘虚门’——东方的乱石堆、西方的溪流旁、北方的矮灌木丛。这三处是迷烟最淡、机关最少的地方,因夜无常自恃阵法高明,未在此处重兵设防。”
他拿起小木人摆放在沙盘上,详细拆解:“第一步,需派三百名精悍士兵,分成三组,身着湿麻布(可防迷烟),手持沾了白醋的布条捂住口鼻,从三处虚门潜入,目标直指老槐树阵眼,务必在三更前毁掉机关;第二步,郑将军率两千弓兵,在林外两侧埋伏,待阵眼被毁、浓雾渐散,便放箭压制阵中影杀卫,掩护主力进攻;第三步,华先生率工兵,携带炸药和破障工具,紧随潜入部队之后,炸开影杀卫的隐蔽据点;第四步,龙将军率主力部队,待阵眼被毁、信号响起,便从正面攻入,与潜入部队里外夹击,一举歼灭敌军!”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蹉跎抚须点头:“蒋先生所言有理,可潜入士兵如何辨别方向,避免迷路?”
蒋葛涵从怀中掏出一把特制的铜针罗盘,笑道:“这是晚辈自制的‘破雾罗盘’,能不受迷烟和磁场干扰,直指阵眼方向。另外,我还特制了‘醒神丸’,可解迷魂烟之毒,让士兵保持清醒。”
龙砚见他所言句句切中要害,且准备周全,心中已然信了大半。他起身拱手:“若蒋先生真能助我军破阵,报杨佳将军和万余将士之仇,我龙砚必有重谢!”
“晚辈不为功名,只为天下太平。”蒋葛涵回礼,“夜无常作恶多端,慕容玄勾结异族残害百姓,晚辈只想尽绵薄之力,早日还世间清明。”
接下来的三日,“复汉军”全军总动员,在蒋葛涵的指导下日夜操练。蒋葛涵亲自示范潜入技巧,教士兵们如何避开阵中的绊马索、暗弩,如何在浓雾中辨别虚实;郑宇的弓兵反复演练“定点射击”,确保浓雾散去后能精准打击目标;华荣的工兵则测试炸药威力,确保能一举炸毁阵眼机关;龙砚则带着主力部队,演练里外夹击的战术,力求动作迅猛,不给敌军喘息之机。
蒋葛涵还特意强调:“影杀卫擅长偷袭,潜入部队切记‘快、准、静’,不可恋战,直奔阵眼;主力部队攻入后,需结成小队,互相掩护,避免被分割包围。”
出征前夜,龙砚提着一壶酒,来到杨佳的灵位前。灵位上,杨佳的画像依旧英气逼人,龙砚斟满三杯酒,洒在地上:“杨佳,明日我们便为你报仇!夜无常的狗头,我定会亲手取下,告慰你和所有牺牲的弟兄!”
沈清辞走到他身边,为他整理好铠甲:“小心行事,我在营中等你凯旋。”龙砚握住她的手,重重点头——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打破僵局,为了离京城更近一步,为了给她兑现婚礼的承诺。
三更时分,行动开始。
三百名潜入士兵分成三组,身着湿麻布,捂着白醋布条,怀揣醒神丸和破雾罗盘,悄无声息地摸向黑木林。夜色如墨,林中风声鹤唳,却听不到一丝人声。士兵们按照蒋葛涵的指引,避开沿途的陷阱,在浓雾中稳步前行。东方组刚到乱石堆,便遇到两名影杀卫巡逻,领头的队长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对方,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与此同时,龙砚率领主力部队在林外集结,郑宇的弓兵已在山坡上就位,华荣的工兵也做好了准备,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阵眼被毁的信号。
黑木林中央,老槐树下果然藏着一处隐蔽的机关室。潜入部队的三组人马在树下汇合,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用炸药炸开机关室的石门。里面的几名影杀卫猝不及防,被当场斩杀。士兵们冲进去,只见屋内布满了铜管(用来输送迷烟)和铜钟(用来制造回音),一名士兵举起斧头,狠狠劈向中央的控制台。
“轰隆——”一声巨响,控制台被劈碎,铜管断裂,铜钟倒地。
几乎是同时,笼罩在黑木林上空的浓雾开始缓缓消散,原本四面八方的呐喊声也戛然而止。
“信号!”龙砚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火箭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
“放箭!”郑宇大吼一声,山坡上的弓兵们齐齐挽弓,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林内,精准地落在影杀卫的隐蔽据点。不少影杀卫还没反应过来,便被一箭穿心。
“进攻!”龙砚拔出寒川剑,率领主力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入黑木林。此时浓雾已散,影杀卫的藏身之处暴露无遗,失去了阵法的掩护,他们的偷袭战术再也无法奏效。
华荣的工兵们推着破障车,炸开影杀卫的据点,与主力部队并肩作战。士兵们按照蒋葛涵教的战术,结成小队,互相掩护,稳步推进,将影杀卫们分割包围。
夜无常得知阵眼被毁,又惊又怒,亲自率领精锐影杀卫冲了出来,想要重新稳住阵脚。可此时的“复汉军”早已今非昔比,龙砚一眼便看到了他,双目赤红,拍马直冲过去:“夜无常!拿命来!”
寒川剑带着凛冽的杀意,直劈夜无常面门。夜无常慌忙举刀格挡,“当”的一声,弯刀被震得脱手飞出。他惊骇地看着龙砚,想要后退,却被龙砚一把揪住衣领,长剑抵住他的咽喉。
“杨佳!兄弟们!我为你们报仇了!”龙砚嘶吼着,长剑猛地刺入夜无常的心脏。
夜无常瞪大了眼睛,倒在马下,死不瞑目。
失去主将的影杀卫们彻底乱了阵脚,纷纷四散奔逃,却被“复汉军”死死咬住,一个也没能逃脱。天色破晓时,黑木林中的战斗终于结束,影杀卫五千精锐全军覆没,“复汉军”大获全胜。
龙砚提着夜无常的人头,走到杨佳的灵位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杨佳,仇报了!你可以安息了!”
营中一片欢腾,士兵们举着武器欢呼雀跃,连日来的压抑与憋屈在此刻彻底释放。蒋葛涵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龙砚走到他面前,再次拱手:“蒋先生,大恩不言谢!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复汉军’的军师,与蹉跎先生一同辅佐我!”
蒋葛涵回礼:“愿与将军一同,早日收复京城,还天下太平。”
沈清辞端着一碗热茶走来,递给龙砚:“恭喜你,大获全胜。”龙砚接过热茶,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坚定与温柔——破了“九幽冥魂阵”,报了杨佳的仇,又得蒋葛涵这员大将,“复汉军”终于走出了困境。
虽然粮草的问题还需解决,虽然离收复京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场胜利,无疑给所有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龙砚看着身边的众人,看着欢呼的士兵,心中暗暗发誓:接下来,他会更加冷静,更加谨慎,带着所有人,一步步逼近京城,兑现对沈清辞的承诺,也告慰所有牺牲的英灵。
阳光洒在“复汉军”的旗帜上,熠熠生辉,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破了九幽冥魂阵、斩杀夜无常后,“复汉军”在鹰嘴关休整了半月。龙砚见士兵们连日征战疲惫,又恰逢沈清辞偶感风寒,便趁着筹集粮草的间隙,带着她和几名亲信护卫,前往关南三十里外的青峰山寻些滋补药材,也算是忙里偷闲。
青峰山山势清幽,草木繁茂,云雾缭绕,传闻山中多有奇花异草。沈清辞本就喜爱草木,一路走走停停,采集了不少草药,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龙砚陪在她身边,看着她眉眼间的笑意,连日来的紧绷心绪也舒缓了不少,只愿此刻的宁静能多延续片刻。
行至山腰一处幽谷时,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众人正欲找地方避雨,却见前方云雾中隐约浮现出一座古朴的竹屋,屋前挂着一块木牌,上书“云隐庐”三字。
“这深山之中竟有人家?”护卫队长诧异道。
龙砚示意众人噤声,缓步上前叩门。片刻后,门扉轻启,一位白发老者拄着竹杖走了出来,老者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身上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诸位贵客,雨中来访,有失远迎。”老者声音清朗,并无半分意外。
龙砚拱手行礼:“晚辈龙砚,携内子与部下路过此地,恰逢大雨,想在此暂避片刻,还望老前辈应允。”
老者微微一笑,侧身让众人进屋:“相逢即是有缘,请进。”
竹屋内陈设简陋,却一尘不染,案上摆着一卷兵书和几样农具,墙角堆放着不少晒干的草药。老者为众人沏了茶,茶汤清澈,入口甘醇,沈清辞喝了两口,只觉得胸腹间的郁结都消散了不少。
闲谈间,老者得知龙砚是“复汉军”统领,为收复京城、驱逐异族而战,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乱世之中,尚能坚守大义,心系百姓,实属难得。”
沈清辞好奇问道:“老前辈独居深山,竟也知晓外界战事?”
“老夫虽隐居多年,却也时常下山购置所需,听闻了不少‘复汉军’的事迹。”老者抚着胡须,目光落在龙砚身上,“将军近日虽破了奇阵,却想必仍为粮草、兵器之事发愁吧?”
龙砚心中一惊,这正是他当前最棘手的问题——粮草虽已筹集了一些,却仅够支撑一月,而京城周边城池被天轮教与匈奴掌控,兵器锻造的铁矿也被他们垄断,“复汉军”的武器损耗日益严重。
“老前辈所言极是,不知可有良策?”龙砚起身拱手,语气恭敬。
老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起身引众人来到屋后的山洞。山洞不算幽深,却异常干燥,洞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与图样,仔细一看,竟是一部完整的《五金锻造秘录》和一张《秘道分布图》。
“此乃老夫先祖所留。”老者解释道,“先祖曾是前朝兵器督造官,后厌倦官场争斗,隐居于此,留下了这锻造秘录,记载着改良兵器、炼制精铁的秘法;而这秘道图,标注了青峰山通往京郊铁矿的一条隐秘通道,那铁矿品质极佳,只是前朝末年战乱,渐渐被人遗忘,如今想来,怕是已被天伦教察觉,暗中开采。”
龙砚与沈清辞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与激动。改良兵器的秘法!隐秘铁矿通道!这两样东西,对“复汉军”而言,不啻于雪中送炭!
“老前辈,这份大礼,晚辈实在受之有愧!”龙砚再次拱手,心中感激不尽。
“老夫隐居多年,只求天下太平。”老者摇头道,“如今异族入侵,逆贼作乱,百姓流离失所,老夫虽无力征战,却也想为这乱世尽一份绵薄之力。将军若能善用这些东西,早日收复京城,还天下一个清明,便是对老夫最好的回报。”
他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递给沈清辞:“这里面是‘百草丹’,可解百毒、治百病,关键时刻或能派上用场。”
沈清辞连忙道谢收下。
雨停后,众人辞别老者,踏上归途。龙砚将《五金锻造秘录》与《秘道分布图》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已然有了盘算:即刻派华荣带着秘录,前往后方隐秘据点,招募铁匠,改良兵器、炼制精铁;再派郑宇率领精锐,循着秘道,暗中探查京郊铁矿的情况,若能夺回铁矿控制权,“复汉军”的兵器供应便再也不用发愁。
归途上,沈清辞靠在龙砚身边,轻声道:“这真是一场奇遇,没想到深山之中竟藏着如此机缘。”
龙砚握紧她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天不绝我‘复汉军’,更是老前辈的大义之举。有了这锻造秘法和铁矿通道,我们的实力定能大增,收复京城的日子,不远了。”
他低头看着沈清辞,语气温柔却坚定:“等拿下铁矿,改良了兵器,我们便继续推进,一步步逼近京城。到那时,我定会给你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再也不让你受半分委屈。”
沈清辞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期许:“我等你。”
一行人快马加鞭返回鹰嘴关,龙砚立刻召集核心将领,宣布了这两大奇遇。众人听闻后,无不欢欣鼓舞,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华荣拿着《五金锻造秘录》,恨不得立刻就投入到兵器改良中;郑宇则摩拳擦掌,准备带着精锐,循着秘道,夺回铁矿。
一场意外的幽谷之行,不仅让沈清辞的风寒痊愈,更给“复汉军”带来了逆转战局的关键机缘。改良兵器、争夺铁矿,成为了“复汉军”接下来的重要目标,而这一切,都将为他们后续攻打京城、驱逐异族,奠定坚实的基础。
鹰嘴关的旗帜迎风招展,“复汉军”的士气空前高涨。新的征程,即将围绕着“铁与火”展开,而这场深山奇遇,也将成为“复汉军”征战史上,一段流传后世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