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城西别院的校场,已成为涪城一景。晨光熹微中,便能听到整齐的呼喝与兵器破风之声。

刘禅的武道进境,超出了张任(子度将军)的预料。这孩子不仅韧性十足,能咬牙完成所有枯燥艰苦的基础训练,更难得的是那份悟性。许多发力技巧、身法要领,张任往往只需点拨一二,刘禅便能迅速领会,甚至偶尔还能提出一些看似稚嫩、却直指核心的疑问,让张任都需沉吟片刻才能解答。

“少主今日气息沉稳了许多,马步也渐有根基了。”张任看着正在练习基本拳架的刘禅,难得地开口称赞了一句,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泠苞在一旁抱着胳膊,哼了一声,但眼神中已没了最初的轻视:“这小子,是块练武的料。比我家那不成器的……咳。”他话说一半,似乎想起了什么,扭过头去。

刘禅收住拳势,擦了把汗,笑嘻嘻地跑到两位教头面前:“都是子度将军和泠将军教得好!”他这话倒不全是奉承。张任教学严谨,基础打得牢;泠苞虽脾气火爆,但在实战技巧和刀法上常有独到见解。这段时间,刘禅不仅身体强健了不少,前世那些模糊的武术记忆也仿佛被激活,与新学的技艺慢慢融合。

关兴、张苞等人看在眼里,对这位年纪最小的少主更是佩服。张苞甚至私下对关兴嘀咕:“俺看阿斗练得比俺还狠,以后怕不是要超过俺?”

最让张任和泠苞动容的,却并非刘禅的武艺进步。一日操练间隙,刘禅看着邓艾因过度练习而微微颤抖的手臂,突然开口道:“邓艾,欲速则不达。子度将军说过,练武如烹小鲜,火候到了,自然功成。你根基已比别人扎实,不必争这一时。”

他转头又对两位教头说:“子度将军,泠将军,我看有些年纪小的孩子,体力跟不上高强度训练,是不是可以分分组,因材施教?体力好的多练力量技巧,体力弱的先打好基础和培养反应?就像……嗯,就像做饭,火大的菜快炒,火小的菜慢炖?”

这番“因材施教”和“分组训练”的提议,再次让张任和泠苞侧目。他们带兵多年,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从一个六岁孩童口中如此清晰地提出来,还是让他们感到惊异。这已不仅仅是聪慧,更是一种天生的统御和洞察力。

泠苞忍不住嘟囔:“这小子,脑袋里都装的什么……”

张任则深深看了刘禅一眼,心中那份因被俘而产生的郁结,在此刻竟消散了大半。他开始觉得,留在这里教导这个特别的孩子,或许并非全是坏事。那三个月的赌约,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

与此同时,刘备集团的军事和政治行动势如破竹。

张飞率军南下江州,与老将严颜大战。最终,张飞以其独特的粗中有细的魅力和绝对的武力优势,成功迫降严颜,并效仿历史上“义释”之举,使得严颜真心归附。巴郡平定,刘备军侧翼隐患彻底消除,长江水道畅通无阻。

消息传回雒城,刘备大喜,对庞统、法正道:“翼德竟能收服严颜,大出我所料!如此一来,成都已是瓮中之鳖!”

果然,随着巴郡归附,刘备大军从北、东两个方向对成都形成合围之势,兵临城下。刘璋外无援兵,内部分裂,在刘备强大的军事压力和诸葛亮(从荆州来信)、法正等人的政治攻势下,最终斗志全无。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益州牧刘璋在成都城内,面对着群情激奋要求抵抗的少数将领和大部分主张投降的臣属,长叹一声,打开了城门,亲自出降。

“刘季玉深感皇叔仁德,愿献城以降,保益州百姓安宁……”刘璋的降表被快马送至刘备军中。

刘备在万众瞩目下,率军进入成都。他效仿当年高祖入咸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立刻安抚刘璋及其宗族,封其为振威将军,徙居荆州公安;大力犒赏归降的蜀中官吏将领,重用董和、黄权、李严等本土人才。

至此,历时近两年的益州争夺战,以刘备集团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刘备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稳固基业——天府之国益州。

捷报传至涪城,全城欢腾。

刘禅得知老爹终于拿下了成都,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三国鼎立的格局才算真正有了雏形。

他站在校场上,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童子军,感受着自己身体里日渐增长的力量,又想到那通过琉璃生意构建起的初具雏形的商业情报网络,心中豪情顿生。

“搞钱,练兵,救人,逆天改命……第一步,站稳脚跟,算是完成了!”他捏了捏小拳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野心和光芒,“接下来,该是把蜀汉这辆战车,彻底升级的时候了!”

他的“逆子”之路,即将随着刘备集团定鼎益州,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张任与泠苞,看着在欢呼人群中显得格外沉静的小主公,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或许,他们的未来,真的会与这个孩子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三个月的赌约,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答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