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

次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的,如同长安城此刻的人心。

杨晓一身利落的骑射服,外罩锦袍,手持节杖,带着五名护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杨府,离开了长安城。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甚至没有再去向姑姑告别。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越靠近潼关,气氛越发凝重。官道上往来的不再是商旅,而是越来越多的溃兵、伤兵以及拖家带口逃难的百姓。哭喊声、哀嚎声、咒骂声不绝于耳。路旁时而可见倒毙的饿殍和被遗弃的行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绝望和恐惧的气息。

杨晓的心不断下沉。潼关的情况,恐怕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几经周折,甚至差点被一股溃兵当做肥羊抢劫后,杨晓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潼关之外。

只见雄关漫道,依山傍水,地势极其险要。然而关墙之上,守军的旗帜虽在,却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关下营寨连绵,但士兵们大多面露惶然,士气低落,丝毫没有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和肃杀,反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压抑和恐慌。

杨亮出身份和节杖,经过层层盘查——盘查的士兵眼神闪烁,对他这个“钦差”和“相府公子”的身份似乎并无多少敬畏——才被引着进入了中军大营。

大营内,气氛更是古怪。原本应该属于主帅哥舒翰的帅帐,此刻守卫却换成了面白无须、眼神阴冷的宦官。而旁边一座稍小但更为华丽的帐篷,则灯火通明,里面隐约传来丝竹管乐之声,与整个军营的紧张氛围格格不入。

引路的军校低声道:“杨公子,边监军就在帐内。”

杨晓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堆起惯常的、属于纨绔子弟的谄媚笑容,示意护卫在外等候,自己则亲手捧着那件装着“金丝软甲”的锦盒,掀帘走了进去。

帐内一股暖香混合着酒气扑面而来。只见监军边令诚并未穿着甲胄,而是穿着一身舒适的锦袍,歪在软榻上,几个眉清目秀的小宦官正在为他捶腿揉肩。帐下还有几个乐工在吹拉弹唱,只是曲调有气无力。

边令诚看起来四十多岁年纪,面皮白净,眼神却带着一种宦官特有的刻薄和精明。他瞥见杨晓进来,并未起身,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哟,这不是杨相国家的三公子吗?什么风把您这贵人吹到这刀兵之地来了?可是杨相又有何‘高见’要指点杂家啊?”

语气带着明显的讥讽和不耐烦。

杨晓心中冷笑,面上却笑得更加灿烂,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将节杖和杨国忠的手令呈上:“边监军说笑了,晚辈岂敢。家父与晚辈对监军大人坐镇潼关、稳定军心之举佩服不已。陛下更是挂念前线将士,特命晚辈前来劳军,略尽心意。”

说着,他打开锦盒,露出里面那件金光闪闪、做工精巧的软甲:“此乃家父寻巧匠精心打制的金丝软甲,轻薄坚韧,等闲刀剑难伤。家父说,边监军身负皇命,督师重任,安危系于一身,特命晚辈将此宝甲献于监军,聊表心意,望监军务必保重贵体!”

边令诚的目光落到那件华美无比的软甲上,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贪婪和喜爱。他坐直了身子,接过软甲仔细摩挲,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哎呀呀!杨相真是太客气了!杂家身为陛下家奴,为国效力乃是本分,何劳杨相如此挂心!真是……真是让杂家惶恐啊!”

话是这么说,他却毫不客气地将软甲收下了,态度也热情了不少:“三公子一路辛苦!快请坐!看茶!”

杨晓心中稍定,赌对了!这死太监果然贪财惜命。

两人虚情假意地寒暄了一番,杨晓极尽吹捧之能事,将边令诚拱卫潼关的“功绩”夸得天花乱坠,仿佛安禄山叛军下一刻就要被他挥手剿灭一般。

边令诚被捧得飘飘然,几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开始抱怨军务繁杂,将士愚钝,尤其是某些败军之将,至今仍不安分,影响军心等等。

杨晓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他故作随意地问道:“哦?竟还有如此不识时务之人?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胆,敢给监军大人添堵?”

边令诚冷哼一声,嗤笑道:“还能有谁?不就是高仙芝、封常清那两个败军之将!丧师失地,陛下开恩留他们戴罪立功,却不知感恩,整日在营中散布悲观言论,动摇军心!杂家看他们是活腻歪了!”

果然!他们果然被羁押在此!而且边令诚已经对他们动了杀心!

杨晓心脏狂跳,脸上却露出愤慨之色:“竟有此事?!此二人当真可恶!如今潼关安危系于监军一人之身,岂容此等蠹虫破坏大局?监军大人,此风不可长啊!”

边令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三公子所言极是!杂家正打算……”

杨晓立刻打断他,压低了声音,语气神秘地说道:“监军大人,杀之固然容易,但恐怕……会寒了部分将士之心啊。毕竟此二人也曾有些虚名。”

边令诚皱眉:“那依三公子之见?”

杨晓凑近些,声音更低,仿佛献上妙计:“晚辈临行前,家父曾暗中叮嘱,说此二人虽败,但在军中部旧犹存。如今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让晚辈以劳军使和相府之名,前去‘探视’一番,晓以利害,若能让他们写下悔过书,公开支持监军,则既能彰显监军宽宏,又能安抚部分军心,岂不两全其美?若他们执迷不悟……呵呵,届时再行处置,也无人能说监军不是了。”

边令诚眯着眼睛打量着杨晓,似乎在权衡利弊。他贪财惜命,但也并不完全愚蠢。杨晓的话听起来确实有些道理,而且由杨国忠的儿子出面去做这件事,无论成败,自己都能进退自如。

“嗯……”边令诚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既然杨相和三公子有此美意,杂家便成全你们。来人!”

一名小宦官应声而入。

“带杨公子去后营‘探望’一下高、封二位将军。”边令诚特意加重了“探望”二字,眼中闪过一丝警告意味,“记住,好生‘劝慰’,莫要辜负了杂家和杨相的一片苦心。”

“晚辈明白!定不让监军失望!”杨晓心中狂喜,面上却恭敬无比,躬身行礼。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