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二十层庇护所窗户的木板缝隙钻进来时,王声辉正蹲在阳台检查加固的木板。指尖触到木板边缘的冰碴,寒意顺着指缝往骨头里钻,他下意识地缩了缩手 —— 手机屏幕显示室外温度已经跌破 – 65℃,玻璃上的冰壳厚得像块实心冰砖,用拳头敲上去只发出沉闷的 “咚咚” 声,连一丝裂痕都敲不出来。

“声辉,早饭好了!” 查伟欣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热气的香气顺着门缝飘过来,是米粥的香味 —— 昨天从八层便利店找到的袋装米,用微波炉加热后居然还能煮出黏稠的粥,再配上切片的午餐肉,比压缩饼干香了不止一个档次。

王声辉转身走进客厅,暖黄色的灯光裹着电暖器的热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客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仇贤斌正低头调试对讲机,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格显示通讯正常;马敬轩用一块干净的布擦拭消防斧,斧刃被擦得锃亮;宋智文坐在沙发上,帮妞妞编辫子,妞妞手里拿着一块巧克力,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李娟在厨房和餐桌间穿梭,把一碗碗米粥端到桌上;张强、刘勇、赵磊(三个改邪归正的前抢劫者)则坐在角落,手里捧着热粥,吃得小心翼翼,显然还在适应新的环境。

“今天分两队行动。” 王声辉接过查伟欣递来的粥碗,趁热喝了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舒服得他叹了口气,“第一队去 15 层,找李娟提到的张老师,查伟欣、王兴波、李娟,再加刘勇,刘勇力气大,能帮忙搬东西,查伟欣负责医疗,万一张老师身体不舒服能及时处理;第二队去 9 层超市,我、马敬轩、宋智文、仇贤斌,还有张强和赵磊,超市门肯定难开,需要人手,而且物资多,得有人搬。”

“我没问题!” 王兴波第一个举手,他拍了拍自己的腿,“昨天又歇了一天,现在走路完全不疼了,搬东西肯定没问题!”

刘勇也赶紧点头:“我跟你们去 15 层,保证把张老师安全接回来!” 这几天他跟着仇贤斌学维护发电机,干活勤快,就是想证明自己不是只会抢东西的人。

仇贤斌放下对讲机,补充道:“去超市前,我们先去 10 层的器材室拿液压钳,之前看布局图,那里有应急破拆工具,超市的卷帘门肯定冻住了,用液压钳能省不少力。另外,我带了便携式电线,要是超市里有插座,能接临时照明,方便找物资。”

“想得周到。” 王声辉点点头,又看向李娟,“张老师你熟,到了 15 层你多留意,要是门敲不开,就喊他的名字,别用蛮力撬门,万一吓到老人。”

李娟赶紧应下:“放心,张老师是退休的语文老师,脾气好,我之前在 12 层药店见过他几次,他肯定记得我。”

吃完早饭,两队各自收拾装备。第一队:查伟欣背着急救箱,里面装了退烧药、血压计和葡萄糖;王兴波拎着一个空背包,准备装张老师的东西;李娟带了一块妞妞没吃完的巧克力,想给张老师补充体力;刘勇则扛着一根金属管,权当防身武器。第二队:王声辉握着改良过的棒球棍,棍头的铁丝闪着冷光;马敬轩背着消防斧,腰间别着对讲机;宋智文空着手,他说 “力气留着搬东西”;仇贤斌背着工具包,里面装了液压钳、螺丝刀和便携式电线;张强和赵磊各拎着两个大编织袋,是从 412 办公室找到的,专门用来装物资。

两队在二十层楼道口分开,第一队往 15 层走,第二队往 10 层器材室去。楼道里的冰比昨天更滑了,每走一步都要把重心放低,张强和赵磊特意在鞋底缠了两层粗麻绳,走在前面给王声辉等人开路。

“小心点,前面 12 层的台阶有块冰翘起来了,别绊倒。” 张强提醒道,他昨天跟着搬医疗物资时,在 12 层摔过一跤,现在格外留意脚下。

王声辉点点头,放慢脚步。透过楼道窗户的冰缝往外看,外面的冰雾更浓了,连太阳的影子都看不到,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只有风裹着冰粒打在玻璃上的 “噼里啪啦” 声,像永不停歇的鼓点。

很快到了 10 层器材室,门是铁制的,上面结了一层薄冰。仇贤斌掏出螺丝刀,在锁孔里滴了两滴酒精,又用打火机烤了烤螺丝刀,趁热插进锁孔里转了转,“咔哒” 一声,门开了。器材室里堆满了各种工具:液压钳、撬棍、扳手、电钻,还有几卷粗电线。仇贤斌拿起液压钳,试了试钳口,“没问题,能正常用。” 宋智文则顺手拿了两把扳手,塞进自己的口袋,“万一液压钳不够用,扳手也能当工具。”

从 10 层到 9 层,只需要下一层楼,但这段路却走得格外小心 ——9 层是超市,之前听李娟说有人想撬门,说不定会遇到其他幸存者,甚至是恶徒。马敬轩走在最前面,消防斧握在手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楼道;宋智文走在最后,耳朵贴在墙上,听着周围的动静。

“到了。” 仇贤斌停在 901 超市门口,指着眼前的卷帘门。卷帘门是不锈钢的,上面结了厚厚的冰,冰壳上还留着几道撬痕,显然是之前有人试图撬门,但没成功。卷帘门的缝隙里透着一股冷气,夹杂着食物变质的微弱味道,但更多的是米面油的香气,显然里面的大部分物资还没坏。

“用液压钳。” 王声辉说。张强和赵磊立刻上前,一人扶住液压钳的底座,一人握紧手柄,仇贤斌则蹲在旁边,指导他们把钳口对准卷帘门的锁扣,“慢慢用力,别太急,锁扣是铸铁的,冻脆了,太用力会断在里面。”

张强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压下手柄,液压钳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卷帘门的锁扣慢慢变形。赵磊趁机用撬棍塞进缝隙里,用力一撬,“哗啦” 一声,锁扣断了,卷帘门往上抬了几厘米,露出一道缝隙,冷气瞬间从缝隙里涌出来,吹得人打了个寒颤。

“加把劲!把卷帘门抬起来!” 宋智文喊了一声,上前抓住卷帘门的边缘,用力往上抬。王声辉、马敬轩也赶紧上前帮忙,五个人一起用力,卷帘门慢慢往上移动,冰碴从门上掉下来,砸在地上发出 “嗒嗒” 的声 – 响。

“够了!” 仇贤斌喊了一声,卷帘门已经抬到能容一个人进出的高度,“不用再抬了,防止上面的冰掉下来砸到人。”

王声辉第一个钻进去,棒球棍握在手里,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超市内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 货架虽然东倒西歪,但上面摆满了物资:左边的货架上是袋装的大米、面粉、面条,都冻得硬邦邦的,像一块块砖头;中间的货架上是罐头,鱼罐头、肉罐头、水果罐头,标签虽然有点模糊,但能看清保质期还有一年多;右边的货架上是零食和日用品,饼干、巧克力、卫生纸、牙膏,甚至还有几瓶没冻裂的酱油和醋。

“发财了!” 宋智文激动地喊了一声,冲过去抱起一袋大米,“这袋大米至少有五十斤,够我们吃半个月了!”

马敬轩则走到生鲜区,那里的冰柜虽然没通电,但 – 65℃的低温让里面的肉冻得比石头还硬,“这里有猪肉、牛肉,还有冻鱼!只要解冻了就能吃,比午餐肉香多了!”

仇贤斌没急着找物资,他走到超市的配电盒旁,打开工具包,拿出便携式电线,“我试试能不能接临时电路,有了灯,找东西方便,还能用电水壶烧点热水,大家暖和暖和。” 他熟练地剥掉电线的绝缘皮,把电线接在配电盒的接口上,又打开随身携带的万用表,测了测电压,“没问题,电压稳定,可以通电。”

他按下开关,超市顶部的应急灯亮了起来,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超市,比手电筒的光亮多了。张强和赵磊立刻拿起编织袋,开始往里面装物资:大米、面粉各装了五袋,罐头装了二十多罐,饼干和巧克力装了满满两袋,卫生纸和牙膏也各装了十几份。

“等等!这里有盐和糖!” 王声辉突然喊道,他在调料区的货架上找到了几罐盐和糖,“之前忘了找调料,有了盐和糖,煮东西就好吃多了!”

就在大家忙着装物资的时候,宋智文突然停住脚步,对着超市深处喊道:“谁在那里?出来!” 他的声音很响,在空旷的超市里回荡。

王声辉等人立刻停下动作,握紧手里的武器,朝着宋智文指的方向看去 —— 超市最里面的仓库门口,有两个身影缩在那里,一男一女,看起来很害怕。

“别…… 别伤害我们,我们没有恶意……” 男人的声音带着颤抖,慢慢从仓库门口走出来。他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女人则裹着一条薄毛毯,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睡得很熟,显然是被冻得没力气哭了。

“你们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马敬轩问道,消防斧依旧握在手里,但语气缓和了些 —— 这两个人看起来不像恶徒,反而像普通的幸存者。

男人赶紧说:“我叫周明,这是我老婆林梅,还有我儿子小宇。极寒开始后,我们本来想从超市拿点东西就走,结果卷帘门被冻住了,我们就被困在这里,靠吃货架上的饼干活到现在,已经快没吃的了……”

林梅抱着婴儿,眼泪掉了下来:“求你们带我们走吧,小宇已经两天没喝热水了,再这样下去,他会冻坏的……”

查伟欣不在,王声辉只能临时负责医疗,他走过去,摸了摸小宇的额头,幸好没发烧,只是有点凉。“你们别害怕,我们是二十层的幸存者团队,有暖气和热乎的食物,我们带你们回去。” 他回头对张强说,“再拿一个编织袋,装些婴儿能用的东西,比如奶粉、尿不湿,看看有没有。”

张强立刻点头,在超市里找了起来,很快就拿着几罐婴儿奶粉和一包尿不湿回来:“找到了!都是没开封的,保质期还很长!”

周明和林梅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林梅抱着小宇,不停地对王声辉道谢:“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

“不用谢,都是幸存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王声辉笑了笑,“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们把物资装完,就带你们一起回二十层。”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众人加快速度装物资。宋智文和周明一起搬大米和面粉,马敬轩和赵磊搬罐头和冻肉,仇贤斌则在超市门口守着,防止有人突然进来,王声辉和张强则装零食、日用品和婴儿用品。等所有物资都装完,六个编织袋都装得满满当当,每个都有几十斤重。

“走吧,回去了。” 王声辉扛起一个编织袋,虽然很重,但想到这些物资能让庇护所的人过得更好,他就充满了力气。宋智文和周明也各自扛起一个编织袋,马敬轩、张强、赵磊各拎一个,仇贤斌则扶着林梅,帮她抱着小宇,一行人慢慢往二十层走。

与此同时,去 15 层的第一队也顺利找到了张老师。1502 室的门果然被冻住了,李娟喊了几声 “张老师”,里面没反应,王兴波就用刘勇带来的金属管,在门的合页处敲了敲,查伟欣则往合页上倒了些酒精,用打火机加热。很快,门就被打开了。

屋里比楼道里还冷,张老师躺在床上,盖着一条薄被子,脸色苍白,呼吸很微弱。查伟欣赶紧走过去,给张老师测了测血压,又摸了摸他的脉搏,“还好,只是低血糖和冻伤,没什么大碍。” 她从急救箱里拿出一支葡萄糖,给张老师喂了下去,又拿出一件羽绒睡袋,盖在张老师身上。

过了几分钟,张老师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李娟,愣了一下,“李娟?你怎么来了?”

“张老师,我们是来救你的!” 李娟激动地说,“我们在二十层建立了庇护所,有暖气和热乎的食物,我们带您过去!”

张老师点点头,声音很虚弱:“谢谢你们…… 我这老骨头,还以为要冻死在这里了。对了,我床底下有个箱子,里面有我之前藏的药品和一些种子,药品你们可能用得上,种子要是能种,以后就能吃新鲜蔬菜了。”

王兴波赶紧从床底下拿出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有几盒感冒药、消炎药,还有一包白菜种子和一包萝卜种子。“太好了!张老师,您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王兴波高兴地说。

刘勇则小心翼翼地把张老师扶起来,用羽绒睡袋裹着他,“张老师,您慢点,我们扶您下去。”

查伟欣收拾好急救箱,李娟则拿着张老师的箱子,一行人慢慢往二十层走。张老师虽然虚弱,但很健谈,他告诉查伟欣,18 层有个小型发电机,是之前大厦装修时留下的,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用,“要是能找到那个发电机,你们的电力就更稳定了。”

两队几乎同时回到二十层。当王声辉等人扛着满满的物资走进客厅时,查伟欣等人正扶着张老师坐在沙发上,妞妞正给张老师递热水。看到这么多物资,客厅里的人都激动地围了过来。

“这么多大米和面粉!我们以后不用吃压缩饼干了!” 王兴波高兴地喊了起来。

“还有冻肉和罐头!以后我们能煮肉吃了!” 李娟也很兴奋,她好久没吃过热乎的肉了。

仇贤斌则走到张老师面前,恭敬地问:“张老师,您说 18 层有小型发电机?您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吗?”

张老师想了想,“应该在 1808 办公室旁边的储藏间里,我之前去 18 层找朋友的时候见过,里面还有几桶柴油,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太好了!” 仇贤斌眼睛一亮,“明天我们就去 18 层找那个发电机,要是能启动,我们就能多一台备用发电机,就算 602 的发电机出问题,也不用担心没电了!”

周明和林梅抱着小宇,看着眼前温暖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林梅把小宇放在沙发上,用毛毯裹好,然后去厨房找热水,想给小宇冲奶粉。李娟赶紧跟过去帮忙,教她用微波炉加热水,还拿了一碗热粥给周明。

客厅里,众人开始整理物资:大米、面粉、冻肉放在厨房的储藏柜里,罐头、饼干、巧克力放在客厅的柜子里,日用品放在卫生间的架子上,婴儿用品则放在周明和林梅的临时住处(王声辉把旁边的 2002 室收拾出来,作为新加入者的房间)。张强、赵磊、周明都很勤快,主动帮忙搬东西,很快就把物资整理得井井有条。

晚饭的时候,厨房格外热闹。李娟和林梅一起煮了大米粥,还用电炉加热了冻肉,炒了一盘肉丁(虽然没有蔬菜,但有酱油和盐,已经很香了)。众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的粥和肉丁,聊着今天的收获,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妞妞坐在张老师旁边,给张老师夹了一块肉丁,张老师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明天我们去 18 层找发电机,” 王声辉喝了一口粥,对众人说,“仇贤斌、马敬轩、宋智文,还有周明,周明之前在工地干活,懂点机械,说不定能帮忙;查伟欣、李娟、林梅留在庇护所,照顾张老师、妞妞和小宇,整理物资;王兴波、张强、赵磊去 12 层药店,把剩下的医疗物资搬回来。”

“我没问题!” 周明立刻点头,他想尽快融入团队,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也没问题!” 王兴波和张强、赵磊异口同声地说。

夜色渐深,二十层的庇护所依旧灯火通明。电暖器散发着温暖的热气,发电机的 “嗡嗡” 声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新加入的周明和林梅抱着小宇,在 2002 室里铺好了睡袋,小宇喝了热奶粉,睡得很熟;张老师坐在沙发上,翻看着自己带来的旧书,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王声辉等人则围坐在餐桌旁,讨论着明天找发电机的计划,偶尔传来几声笑声。

窗外的冰风暴还在呼啸,温度依旧低得吓人,但二十层的庇护所里,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这里不再是冰冷的住宅,而是幸存者的家园,是所有人在极寒末日里的避风港。王声辉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充满了自豪 —— 从一个人到现在的十几个人,从勉强活下去到有充足的物资和稳定的电力,他们一步一步,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极寒可以冻结城市,却冻结不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会在这栋楼里,把庇护所建得更大、更安全,让更多的幸存者能在这里找到温暖和家的感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