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丽江的冬天来得悄无声息。一夜之间,玉龙雪山戴上了洁白的雪冠,古城里的游客稀少了许多,连玉河的流水声都似乎变得低沉。林薇坐在客栈的小院里,裹着厚厚的披肩,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暗着,已经很久没有亮起。

周磊离开丽江已经一个月了。那天,他们刚刚开始尝试重新建立联系,试图在责任与爱情之间寻找平衡,一个紧急电话就打断了这一切。

秦悦流产了。

电话是周磊的母亲打来的,语气中的责备与失望几乎要透过听筒溢出来。周磊当即订了最早的航班回北京,临走前对林薇说:“等我处理好这一切,我会回来。”

但一个月过去了,除了几条简短的消息外,林薇再没有他的音讯。而她的写作,也再次陷入了停滞。

《沉默的协奏》的初稿已经完成,出版社催促她提交终稿,但她无法下笔修改。每次打开文档,看到的都是周磊带她去“星光之家”的那天,是小光充满期待的眼睛,是那些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而现在,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老师,你的信。”阿木姐走进小院,递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

林薇接过信封,看到寄件人地址是北京“星光之家”,心跳不由得加速。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叠孩子们的画和信件。

最上面是小光的画,画中是林薇和周磊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做活动的场景。下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林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很想你。周老师很久没来了,他说你去了很远的地方。星星之家没有你们,就像天空没有星星。”

林薇的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下。她翻看其他孩子的信,每一封都在问她何时回去,都在表达对她的思念。

阿木姐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拍着她的背:“有时候,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想念的人更想念。”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林薇哽咽道,“面对周磊,面对那个失去孩子的秦悦,面对我自己的选择。”

阿木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在纳西族的传说中,雪山女神曾经爱上了一个凡人。为了他,她放弃了永恒的生命。但当那个凡人背叛了她,她并没有选择报复,而是回到了雪山上,用她的寒冷冻结了心中的痛苦。多年后,当那个凡人老去,来到雪山脚下祈求原谅时,女神已经变成了雪山本身,再也无法回应他的呼唤。”

林薇抬起头,不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

“我的意思是,”阿木姐轻声解释,“不要让痛苦将你冻结。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要保持感受的能力,保持回应的勇气。”

那天晚上,林薇终于打开了《沉默的协奏》的文档。她决定完成这部小说,不仅是为了对出版社的承诺,更是为了那些在“星光之家”等待她的孩子们。

写作的过程异常艰难。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封的心湖中凿出来的,带着刺骨的寒意。但她坚持着,日以继夜地修改、完善,直到眼睛酸痛,手指僵硬。

在修改最后一章时,她加入了一个新的情节:失语少年小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迷失的作家重新找到了写作的勇气。而在故事的最后,作家意识到,真正的语言不在于说出的词语,而在于心灵的共鸣;真正的勇气不在于没有恐惧,而在于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当她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点击发送按钮将稿件传给出版社时,窗外正下着丽江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

雪花静静地飘落,覆盖了古城的青瓦白墙,世界一片寂静。

波士顿的冬天寒冷刺骨。周磊站在医院的走廊上,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心中一片冰凉。

秦悦的流产手术很成功,但她的精神状态极差。医生的诊断是产后抑郁症,尽管孩子并没有足月出生。她整日以泪洗面,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歇斯底里。

“都是你的错,”她经常对周磊哭喊,“如果你没有去找她,如果你留在我身边,我们的孩子就不会…”

周磊无法反驳。那个晚上,他确实在秦悦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尽管医生明确表示,流产是由于秦悦本身的体质问题,与情绪波动无关,但周磊的内疚感并未因此减轻。

他的父母对他的选择极为失望。周父甚至威胁要断绝关系,如果周磊不履行与秦家的婚约。

“那个林薇有什么好?”周父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质问,“她能给你什么?一个写小说的,能比得上秦家的实力和人脉吗?”

周磊没有回答。他知道任何解释都是徒劳。在父母眼中,感情永远排在利益之后。

唯一理解他的是敏智。她偶尔会从加州打来电话,不问细节,只是倾听。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有一次她在电话中说,“无论你怎么选择,都会有人受伤。重要的是,你是否能面对自己的内心。”

周磊的内心告诉他,他爱的是林薇。但现实是,秦悦需要他,那个未出世就离开的孩子,像一个永恒的幽灵,横亘在他与幸福之间。

一天下午,秦悦的精神状态稍好,她请求周磊推她到医院的花园里散步。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积雪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我知道你不爱我,”秦悦突然说,声音平静得让人不安,“我一直都知道。”

周磊停下脚步,不知该如何回应。

“但我曾经以为,时间和孩子可以改变一切。”她继续道,眼神空洞地望着远处的雪松,“现在我明白了,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周磊蹲下身,与她平视:“秦悦,我真的很抱歉。对于发生的一切…”

“不必道歉。”秦悦打断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微笑,“我们都做了选择,现在必须承担后果。我只是…我只是希望那个孩子能够安息。”

那天晚上,周磊独自坐在医院的休息室里,给林薇写了一封长信。不是电子邮件,而是手写的信件。他告诉她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一切,告诉她自己的内疚与挣扎,告诉她他依然爱她,但不知道何时才能兑现回丽江的承诺。

在信的结尾,他写道: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高中时的我们能够勇敢一点,是否就能避免如今的困境?但也许不是。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必须独自穿越的黑暗,有一些必须独自承担的重担。

我不知道这条路将通向何方,但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将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星光。即使我们最终无法在一起,即使时光和距离将我们彻底分开,你给予我的勇气和希望,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寄出信的那天,波士顿又下起了大雪。周磊站在邮局门口,看着雪花将整个世界染成纯白,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哀伤。

剑桥的冬天潮湿而阴冷。许墨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成绩优异,几位教授都对他的学术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

他收到了林薇从丽江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许墨,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我完成了新小说,但心中的空白却更大了。希望你一切都好。”

他知道,林薇仍然在痛苦中挣扎。而他,却无力为她做任何事情。

一天下午,他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偶遇了曾经指导过他的诺顿教授。老教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事。

“完成博士论文后的空虚感,是吗?”诺顿教授微笑着问。

许墨摇摇头:“不只是这个,教授。是更…私人的问题。”

他们来到教授的研究室,窗外是剑桥冬日的经典景象——灰色的天空,光秃的树枝,匆匆走过的学生裹着厚厚的大衣。

听完许墨的叙述,诺顿教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爱情和学术研究有一个共同点,许。那就是,你不能控制结果,只能控制过程。”

“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教授耐心地解释,“你无法保证你的研究一定会成功,你无法保证你爱的人一定会爱你。你能做的,只是诚实地追求知识,真诚地付出感情。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这番话让许墨思考了很久。那天晚上,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在剑桥再多待一年,接受一个博士后研究的职位。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给自己和林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他给林薇回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决定,并附上了一本他刚刚出版的哲学随笔集。在扉页上,他写道:

“给林薇,愿你在沉默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在黑暗中看见自己的光芒。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请记住,在剑桥的某个角落里,有一个人永远为你祝福。”

寄出书的那天,剑桥罕见地出了太阳。阳光透过哥特式建筑的彩色玻璃窗,在古老的石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许墨站在国王学院教堂里,听着管风琴的音乐回荡在空旷的大厅中,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平静。

他意识到,有些爱,不是为了拥有,而是为了见证;有些感情,不需要结果,只需要存在。

就像星光,它的美丽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旅程。

丽江的雪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整个世界银装素裹。林薇早早起床,收拾好行李。她决定回北京。

不是回到周磊身边,不是回到过去的阴影中,而是回到“星光之家”,回到那些需要她的孩子们身边。

在去机场的路上,阿木姐递给她一个小包裹:“带着它,或许能给你一些力量。”

林薇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纳西族的传统护身符,以及一本手抄的纳西族诗歌集。

“谢谢你这几个月的照顾,”林薇拥抱阿木姐,“我学到了很多。”

阿木姐微笑着拍拍她的背:“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让心中的星光熄灭。”

飞机起飞时,林薇望着窗外逐渐变小的丽江古城和远处的玉龙雪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几个月,她经历了爱情的希望与破灭,经历了创作的停滞与突破,经历了逃避与面对。

而现在,她选择回去,不是因为她找到了所有答案,而是因为她明白了:生活从来不会给我们所有答案,它只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在飞机上,她打开阿木姐给她的诗歌集,其中一页被折了起来。那是一首关于雪山的诗:

“雪山之巅,终年积雪

但雪层之下,是永恒的岩石

风雪可以改变它的面貌

却无法动摇它的根基

愿你如雪山

外表可以柔软

内心必须坚强”

林薇合上诗集,望向窗外的云海。阳光透过舷窗照在她脸上,温暖而明亮。

她知道,回到北京后,她将面对许多未解的难题——与周磊的关系,与秦悦的复杂情感,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但她也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将勇敢面对。

因为她明白了,生命的美丽不在于完美无缺,而在于带着伤痕依然前行;爱情的真谛不在于终成眷属,而在于曾经真心相待;写作的意义不在于流传百世,而在于表达真实的心声。

飞机穿越云层,向着北京的方向飞去。林薇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心中那片冰封的湖面,终于开始慢慢融化。

冬天终将过去,而春天,总会到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