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京城的风裹着深秋的寒意,刮在刑场的旗杆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午时三刻的梆子声越来越近,刘琪嘉被绑在行刑台上,背后插着“通敌叛将”的木牌,银甲早已被磨得失去光泽,唯有眼底的倔强还未熄灭。监斩官坐在高台上,手里的令牌悬而未落,周围的禁军握着长枪,警惕地盯着围观的百姓——自徐州兵败的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圣上为震慑人心,竟不顾刘琪嘉镇守边关多年的功绩,执意要将他斩首示众。

“时辰快到了!”台下有人低声议论,“刘将军可是守了东北十年的功臣,就这么杀了,也太冤了!”议论声很快被禁军的呵斥压下,刑场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刘琪嘉闭上眼,想起徐州城破时亲兵们挡在他身前的模样,想起朝廷奸臣在圣上面前颠倒黑白的嘴脸,心里只剩一片冰凉——他守了一辈子的“忠”,到头来竟成了催命的刀。

一、星夜驰援,险赴刑场

此时,京城外的官道上,一队快马正踏着尘土疾驰。郭元帅勒着马缰绳,鬓角的汗水混着尘土往下淌,手里的长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再加把劲!午时前一定要赶到刑场!”身后,刘文琦紧握着那柄刻着“攻”字的柳叶剑,目光坚定——他们接到刘琪嘉被判斩首的消息时,正在淮北整顿兵马,为了救这位忠义却蒙冤的将军,两人只带了数十名精锐亲兵,日夜兼程,连马都换了三匹。

“前面就是城门了!”亲兵突然大喊。郭元帅抬头,看到京城的城墙在远处隐约可见,心里却更急——午时三刻的梆子声,恐怕已经在城里响起。他从怀里摸出一块黑色的令牌,那是张贵华提前派人送来的、能暂时蒙混过关的禁军令牌:“都换上禁军服饰,随我冲进去!”

数十人迅速换上早已备好的禁军甲胄,跟着郭元帅策马冲向城门。守城的士兵见他们穿着禁军服饰,又拿着令牌,虽有疑虑,却也不敢阻拦。马队穿过城门,直奔刑场而去,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响起,像一阵急促的鼓点,敲得人心惶惶。

二、刑场亮剑,劫将破围

“午时三刻已到,斩!”监斩官终于落下令牌,刽子手举起长刀,朝着刘琪嘉的脖颈砍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暴喝突然从刑场外传来:“刀下留人!”

郭元帅骑着马,率先冲破禁军的防线,长枪横扫,将刽子手的长刀挑飞。刘文琦紧随其后,柳叶剑出鞘,剑光一闪,就斩断了绑着刘琪嘉的绳索。“刘将军,快走!”刘文琦伸手将刘琪嘉拉上自己的马,声音急促。

刑场瞬间乱作一团。监斩官又惊又怒,指着他们大喊:“反了!反了!快把这群乱党拿下!”禁军们纷纷围上来,长枪如林,朝着郭元帅等人刺去。

郭元帅手持长枪,挡在最前面,枪尖舞动,将冲上来的禁军一一挑开:“刘将军是忠臣,你们若还有良知,就别助纣为虐!”他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刑场,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呐喊:“放了刘将军!杀奸臣!”

刘文琦带着刘琪嘉,在亲兵的掩护下,朝着刑场外突围。刘琪嘉坐在马背上,看着郭元帅和刘文琦为了救他浴血奋战,看着百姓们为他呐喊,眼眶突然湿润——他一直以为自己坚守的朝廷能给他公道,却没想到,最后救他的,竟是他曾经的“敌人”。

“我来断后!”郭元帅见众人即将冲出重围,突然调转马头,长枪直指追来的禁军统领,“想拦我们,先过我这关!”统领挥刀迎战,却哪里是郭元帅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被长枪挑落马下。禁军们见统领被俘,顿时没了斗志,纷纷后退。

郭元帅趁机策马追上众人,一行人马踏着尘土,冲出了京城,朝着淮北的方向疾驰而去。刑场上,监斩官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下令紧闭城门,派人去向圣上禀报。

三、临表涕零,赤心归义

快马奔出京城百里,众人终于在一处破庙里停下歇息。刘琪嘉从马背上下来,看着郭元帅和刘文琦满身的尘土与血迹,突然单膝跪地,声音哽咽:“二位将军舍命相救,刘琪嘉感激不尽!只是……我已是戴罪之身,何德何能让二位如此冒险?”

郭元帅连忙扶起他,语气诚恳:“刘将军镇守边关多年,护百姓不受异族侵扰,本就是大大的功臣。是朝廷昏庸,奸臣当道,才让你蒙此大冤。我们救你,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天下百姓——像你这样的忠义之士,不该死在奸臣的刀下。”

刘文琦也走上前,递过一壶水:“刘将军,你在徐州城前曾问我们,是否真能护百姓一世安稳。如今你也看到了,朝廷腐朽,已无药可救,唯有推翻这无道的统治,才能给百姓一条活路。我们起义军,求的不是权力,是天下太平。”

刘琪嘉接过水壶,手却在微微颤抖。他想起自己在刑场上看到的百姓疾苦,想起朝廷奸臣的丑恶嘴脸,想起圣上的昏庸无情,突然仰天长叹:“我刘琪嘉愚忠半生,竟看不清这朝廷的真面目!今日若不是二位相救,我早已成了刀下亡魂。从今往后,我刘琪嘉愿归顺起义军,随二位将军一起,伐无道,拯黎民,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说罢,他再次跪地,对着郭元帅和刘文琦郑重行礼。郭元帅和刘文琦相视一笑,连忙扶起他——他们知道,收服刘琪嘉,不仅是多了一员猛将,更是为起义军增添了一份忠义之心。

破庙外,风渐渐停了。刘琪嘉看着远处的朝阳,眼里重新燃起了光芒——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值得坚守的“道”,那不是对腐朽朝廷的愚忠,而是对天下百姓的赤子之心。而此时的京城,圣上得知刘琪嘉被劫,气得摔碎了御案上的龙纹瓷瓶,奸臣们则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派大军讨伐起义军。只是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淮北酝酿,起义军的旗帜,正朝着京城的方向,缓缓升起。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