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天还未亮透,长安城内的校尉府便已亮起灯火。卫少儿坐在窗前,手中拿着针线,正为远在边境的儿子霍去病缝补护心甲。甲胄是玄色的,边角处已有些磨损,是霍去病去年出征时穿过的 —— 他临走前说,这甲胄能护他平安,卫少儿便一直仔细保管着,如今听闻儿子要再次出征漠北,便连夜取出,想再缝补加固一番。

“夫人,您都缝了一夜了,歇会儿吧。” 老仆王伯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看着卫少儿布满血丝的眼睛,心中满是不忍,“霍校尉吉人天相,定会平安归来的,您不必太过担心。”

卫少儿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还是摇了摇头:“我睡不着。去病这孩子,从小就好强,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漠北那么危险,他又是个不爱惜自己的性子,我要是不把这甲胄缝得结实些,心里总不踏实。”

她说着,拿起针线,继续在甲胄的胸口处缝补。针脚细密,每一针都透着母亲的牵挂。王伯叹了口气,将热粥放在桌上:“夫人,粥快凉了,您先喝一口。老仆刚去集市,听闻霍校尉在边境打了胜仗,还保护了不少牧民,百姓们都在夸他呢。”

卫少儿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这孩子,总算没辜负我和他舅舅的期望。只是……”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我还是希望他能平安,胜败都好,只要能活着回来就好。”

王伯心中一动,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卫少儿:“夫人,这是老仆祖父留下的平安符,据说能避邪挡灾。您缝在护心甲里,说不定能保佑霍校尉平安。”

卫少儿接过布包,入手温热,里面似乎包着什么硬物。她打开一看,是一枚用桃木雕刻的小剑,剑身上刻着 “护民” 二字。“多谢王伯。” 她将桃木剑重新包好,小心翼翼地缝进护心甲的夹层里,“有了这个,我心里也能踏实些。”

缝补完毕,天已蒙蒙亮。卫少儿将护心甲叠好,放进一个精致的木盒里,又在盒中放了几包霍去病爱吃的蜜饯 —— 那是她昨日特意去长安最有名的蜜饯铺买的,想着儿子在漠北苦寒之地,能尝尝家乡的味道。

“王伯,你帮我把这个盒子送到边境去吧。” 卫少儿将木盒递给王伯,语气中满是嘱托,“告诉去病,让他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想着护民,却忘了自己的安危。”

王伯接过木盒,郑重地点头:“夫人放心,老仆定会亲手将盒子交给霍校尉,把您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他。”

送走王伯后,卫少儿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未央宫方向。宫中的钟声刚刚响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她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祈祷:“老天保佑,一定要让去病平安归来。”

而此时的边境草原,霍去病正站在中军帐前,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马车。马车旁,王伯的身影格外醒目 —— 他身上的粗布衣裳沾着尘土,显然是赶路太过匆忙。

“王伯!您怎么来了?” 霍去病又惊又喜,快步走上前。

王伯翻身下车,将手中的木盒递给他:“校尉,这是夫人连夜为您缝补的护心甲,还有您爱吃的蜜饯。夫人说,让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胜败都好,平安最重要。”

霍去病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他打开一看,护心甲的胸口处多了一层细密的针脚,夹层里似乎还藏着什么。他心中一暖,眼眶有些发热 —— 母亲总是这样,无论他走多远,都会把牵挂缝进衣物里。

“多谢王伯,也替我多谢母亲。” 霍去病将木盒紧紧抱在怀中,语气中满是感激,“您一路辛苦了,快进帐休息,我让人给您准备些热饭。”

王伯笑着点头,跟着霍去病走进中军帐。帐内,李敢正看着地图,见王伯到来,连忙起身打招呼。王伯坐下后,便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长安的情况,从卫少儿的牵挂,到百姓们对霍去病的夸赞,一一细说。

霍去病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是守护边境百姓,更是守护家人的牵挂。他从怀中取出《赵氏枪谱》批注本,翻到 “护民者,先护己,方能护人” 那一页,递给王伯:“王伯,您回去后,把这个交给母亲,告诉她,我定会记住她的话,好好照顾自己,平安归来。”

王伯接过批注本,郑重地点头:“校尉放心,老仆定会带到。对了,老仆在来的路上,听闻郭解在边境有些不安分,您可得多加小心。”

霍去病点头:“我知道。郭解此人野心不小,明日我便会将他拿下,不会让他危害边境百姓。”

王伯放心离去后,霍去病将护心甲重新穿上。甲胄贴合身体,胸口处的夹层传来温热的触感,让他心中满是力量。他走到帐外,望着远处的草原,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平定漠北,护得边境安宁,不辜负母亲的牵挂,也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而此时的游侠营,郭解正站在帐中,看着黑虎送来的情报 —— 上面写着,汉军的粮草车明日正午会准时经过黑松林东侧的小路,押送的士兵只有五十人。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眼中满是兴奋:“太好了!明日咱们定能一举夺取粮草,控制边境!”

青蛇走进来,手中拿着一把刚磨好的短刀:“副统领,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就等明日动手了。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我昨日听闻,卫夫人给霍校尉送来了护心甲,还说了不少牵挂的话。咱们这样做,会不会太……”

“太什么?” 郭解打断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狠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能夺取权力,就算背上骂名,又有何妨?明日行动,谁要是再敢动摇,别怪我不客气!”

青蛇不敢再多说,只能躬身应下。郭解走到帐外,望着汉军大营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知道,明日的行动,不仅是对霍去病的挑战,更是对自己命运的赌注。他必须赢,也只能赢。

夜色渐深,草原上的风卷着寒意,掠过两军的营地。卫少儿缝补的护心甲,郭解谋划的野心,霍去病坚守的初心,都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朝着明日的较量,悄然汇聚。

晨光刺破云层,将长安城外的校场染成一片金红。五万汉军将士列成整齐的方阵,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长枪如林,旌旗猎猎,“汉” 字大旗在风中舒展,边角处的金线绣出的 “护民” 二字,格外醒目。

霍去病身着母亲缝补的护心甲,腰悬青冥剑,骑在雪色战马上,立于方阵前方。他目光扫过将士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肃穆与坚定 —— 昨日的祭旗誓言犹在耳畔,今日便是奔赴漠北的时刻。

“校尉,一切准备就绪,可随时出发。” 李敢催马赶来,手中捧着兵符,“卫青大将军已在城外十里亭等候,为咱们送行。”

霍去病点头,抬手拔出青冥剑,剑刃划破晨光,发出清脆的嗡鸣:“将士们!出发!”

军令传达下去,方阵缓缓移动,马蹄踏过地面的声响整齐划一,如惊雷般在平原上回荡。校场旁的道路两侧,早已挤满了送行的百姓。老人们拄着拐杖,眼中含着泪,将手中的干粮、水囊往将士们手中塞;妇人们抱着孩子,高声喊着 “平安归来”;孩子们则举着纸做的小旗,跟在队伍后面奔跑,稚嫩的声音在风中飘荡。

“霍校尉,这是俺家晒的牛肉干,您带着路上吃!” 一名老农挤到马前,将布包递向霍去病。

“校尉,这是俺绣的平安符,愿它能护您平安!” 一名妇人将红绳系着的布包,小心翼翼地挂在战马的鞍桥上。

霍去病翻身下马,一一接过百姓的礼物,语气中满是感激:“多谢乡亲们!去病定不负大家的期望,平定漠北,护得边境安宁!”

他重新上马,刚要下令继续前行,却见远处驶来一队马车,为首一人正是卫青。卫青身着紫色官袍,腰间佩着武帝所赐的玉带,见霍去病走来,翻身下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病,此行路途遥远,一定要多加小心。若遇强敌,切勿孤军深入,及时传信,我会派援军支援。”

“舅舅放心,我记住了。” 霍去病拱手道,“轻骑营的弟兄们都已做好准备,定能不负使命。”

卫青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递给霍去病:“这是漠北的详细地形图,上面标注了匈奴的主要营地与水源。左贤王狡猾多疑,你一定要仔细查看,不可大意。”

霍去病接过地图,入手微沉。地图上的墨迹新鲜,显然是连夜绘制的。他心中一暖,知道舅舅是放心不下自己:“多谢舅舅,我定会妥善保管。”

卫青又叮嘱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目送大军离去。队伍继续前行,百姓们的欢呼声渐渐远去,只剩下马蹄声与风声在耳畔回荡。霍去病回头望了一眼长安的方向,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平定漠北,让长安的百姓、边境的牧民,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而在远处的山坡上,郭解正骑着马,带着黑虎、青蛇等十余名徒众,静静地观望着。他身上的游侠服已换成了便于行动的短打,手中握着那张画满标记的羊皮纸 —— 上面不仅有长安到漠北的路线,还有汉军的布防、粮草库的位置,甚至标注了几处适合埋伏的地点。

“副统领,霍去病已经出发了,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青蛇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急切。

郭解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依旧盯着远去的汉军队伍。百姓送行的场景、霍去病与卫青的叮嘱,像针一样刺着他的内心 ——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渴望得到这样的拥戴,可如今,却只能站在暗处,谋划着夺取权力的阴谋。

“再等等。” 郭解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汉军刚出发,士气正盛,此时动手,只会自寻死路。咱们先跟在后面,等他们进入漠北,疲惫不堪时,再找机会夺取粮草,控制队伍。”

黑虎点头,又道:“副统领,长安的张五传来消息,说他已召集了两百名闲散游侠,不日便会赶来边境支援咱们。到时候,咱们的力量就能大大增强。”

“好。” 郭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告诉张五,让他尽快赶来,务必在咱们夺取粮草前到达。只要咱们手里有兵、有粮草,就算是霍去病,也奈何不了咱们。”

徒众们齐声应和,跟着郭解,悄悄跟在汉军队伍的后方。他们避开汉军的斥候,沿着小路前行,像一群潜伏在暗处的狼,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而此时的汉军队伍中,霍去病正与李敢查看那张漠北地形图。地图上,“黑松林”“野狼谷” 等地名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 “匈奴常出没” 的字样。霍去病指着野狼谷,沉声道:“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左贤王很可能会在这里设伏。咱们路过时,一定要派斥候提前探查,加强戒备。”

“末将明白!” 李敢点头,“我已安排好斥候,每十里便探查一次,确保队伍的安全。”

霍去病满意点头,将地图贴身收好。他抬头望向远处的草原,风卷着枯草掠过,带着一丝寒意。他知道,漠北的征途充满了危险,匈奴的埋伏、恶劣的环境,还有郭解的阴谋,都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 母亲的牵挂、百姓的期望、将士的信任,都是他前进的力量。

夕阳西下时,汉军队伍抵达第一个驿站。霍去病下令扎营休息,派斥候加强警戒,防止匈奴游骑偷袭。他走进中军帐,取出母亲送的蜜饯,分给李敢与其他将领:“这是我母亲亲手做的,大家尝尝,也算是尝尝家乡的味道。”

将领们接过蜜饯,心中满是感动。李敢笑着道:“校尉,有夫人的牵挂,咱们定能平安归来。”

霍去病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走到帐外,望着漫天繁星,手中紧紧攥着那张漠北地形图。他知道,明日的征途会更加艰难,但他已做好准备 ——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守 “护民” 的初心,平定漠北,护得大汉山河安宁。

而在驿站外的矮坡后,郭解正与徒众们商议着明日的计划。帐内的灯火映在他脸上,眼中满是野心与期待。他知道,一场关乎边境安危的较量,已在这寂静的夜色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