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文学
经典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办公室的门在身后关上,那冰冷的、带着无形威压的空气终于被隔绝。

陆震宏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足足喘了三口大气,才将那颗差点从嗓子眼跳出来的心脏按回胸腔。

没记过。学籍保住了。

但代价是:立刻、无条件、清退所有“考试币”相关借贷!

这意味着,他不仅要退还自己通过“发行”考币收到的所有现金(主要是那些直接找他兑换的人),还要垫付赵强、王胖子这些人借出去的考币所对应的“债务”!

他的大脑如同精密的算盘,飞速敲打。

发行收入(现金兑换):约150元。

待偿还借贷本金(王胖子等人借出):折合现金约200元。

资金缺口:至少50元。这还不算可能出现的挤兑和利息纠纷(虽然周处长说了无条件,但那些借出高利贷的家伙肯轻易放过?)。

而他口袋里,只剩下藏起来的八十多块“丘比特”遗产,以及几张没被收缴的大额“考试币”(这玩意儿现在已经是废纸了)。

五十块的缺口!放在前世,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现在,这是一笔能压死骆驼的巨款!而且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凑齐!

怎么办?再去摆摊?时间不够!找张主任“借”?刚利用完人家,风险太大!

他的目光,猛地投向走廊尽头——那里是考场的方向。明天,就是期中考试!

一个更加疯狂、更加铤而走险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他的脑海。

卖答案。

不是作弊。他绝不会碰那条高压线。

是卖“经验答案”——基于他对知识点的理解、对出题老师风格的揣摩(前世作为商人,揣摩人心是基本功)、以及极限时间管理策略,整合出的“最优应试方案”!

这玩意儿不保证全对,但能极大提高答题效率和踩分点命中率!对于那群已经焦虑到愿意炒作“考试币”的饿狼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风险依然有,但比直接作弊低得多,属于灰色地带。而且,来钱快!单价可以定高!

干!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如同被困的野兽终于要露出獠牙。

他没有回教室,而是直接冲向学校那间破旧的公共电话亭。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毛钱硬币。

第一个电话,打给赵强。

“强子,是我。宏哥。废话少说,银监爹的事摆平了,但欠的债得立刻还。想不想捞一笔快的?帮我散个消息:考前两小时,‘决胜宝典’限量发售,内含精准考点预测和时间分配秘籍,一份二十,概不还价。卖出去一份,给你抽五块。干不干?”

电话那头,赵强呼吸瞬间粗重了:“二…二十?一份抽五块?干!宏哥!我马上找人!”

第二个电话,打给王胖子。

“胖子,急需用钱平账。有个活儿,考前一小时,你去打印店拿‘货’,然后负责在考场楼厕所分销。一份二十,抽三块。风险自担,被抓了别把我。”

王胖子声音都在抖:“宏…宏哥…这这这…”

“干不干?不干我找别人。”

“……干!”

第三个电话,打给陈默。

“陈默,最后一份数据分析活。基于过往三年期中试卷和本学期教学进度,给我一份各科高频考点和分值权重分析报告,要快,要准。报酬十块。做不做?”

陈默沉默了几秒,回答:“资料不全,准确率只能保证70%。七块。”

“成交!一小时后我来取!”

挂掉电话,陆震宏身上的硬币也耗尽了。他靠着电话亭冰冷的玻璃,感觉肾上腺素在疯狂分泌。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疯狂清债计划,就此展开。

第二天,期中考试日。

学校里的气氛比往日更加肃杀,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味和绝望感。

但在这片肃杀之下,一股暗流在疯狂涌动。

“听说了吗?宏哥那边有‘宝典’!”

“二十一份?抢钱啊!”

“黑市考币都炒到三块了!二十买份保险,值!”

“在哪卖?”

“据说厕所!打印版!限量!”

各种窃窃私语在走廊、楼梯间、厕所里快速流传。焦虑的学生们像即将上战场的士兵, desperate 地寻找着任何可能提升生存率的武器。

考前两小时。赵强如同幽灵般穿梭在人群里,低声兜售,收着现金,记录着需求。二十块的价格没能吓退所有人,反而因为稀缺性和神秘感,需求远超预期!

考前一小时。王胖子如同进行毒品交易般,在打印店老板狐疑的目光中,取走了厚厚一摞还带着滚烫温度的打印纸——那是陈默熬夜赶工、陆震宏最终润色的“决胜宝典”。然后,他溜进考场楼的厕所,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分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陆震宏本人,则坐镇在最偏僻的楼梯间,如同总指挥,接收着赵强和王胖子不断送来的现金,快速清点,同时应对着各种突发状况。

“宏哥!三班有人想批发十份!能不能便宜点?”

“不打折!爱要不要!”

“宏哥!钱不够,能用MP3抵押吗?”

“MP3估值三十,抵一份,找零十块!快!”

“宏哥!巡逻老师过来了!”

“散!”

整个过程紧张、混乱,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高效。

开考铃响起的前一刻,最后一份“宝典”以二十五块的“溢价”卖出。

陆震宏瘫坐在楼梯上,汗水浸透了校服。他颤抖着手,清点着怀里那一大堆皱巴巴、面额不一的钞票和零星抵押物。

总收入:四百六十三元!远超预期!

支付赵强、王胖子抽成:约九十元。

支付陈默报告费:七元。

净收入:三百六十六元!

不仅填平了五十块的资金缺口,甚至还有了巨额盈余!

他不敢耽搁,立刻开始执行清退计划。

考试间隙,午休时间。他如同散财童子,找到每一个曾经参与“考试币”借贷的同学。

“这是你的抵押物,拿好。借贷两清。”

“这是你的兑换本金,点一下。”

“你的利息?周处长说了,无条件清退,没有利息。不服你去找他?”

“看什么看?银监爹盯着呢,你想再被请去喝茶?”

在“银监爹”这块金字招牌的威慑下,加上真金白银的退还,几乎没人敢再纠缠。甚至那些原本指望靠高利贷赚一笔的家伙,也只能自认倒霉,乖乖拿回本金。

一场足以引发班级地震的金融灾难,竟然就这样被他用一场更疯狂、更短平快的“答案”投机,硬生生给摆平了!

当最后一份借贷关系被清退,陆震宏看着手里剩余的二百多块巨款,长长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危机解除。甚至……因祸得福,资本大幅增值!

下午,考试继续。

陆震宏坐在考场里,看着发下来的数学试卷。

目光快速扫过题目。

函数、几何、概率……竟然有超过60%的考点,和他“宝典”里预测的高度重合!甚至连大题的知识点分布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他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弧度。

看来,陈默的数据分析和自己揣摩人心的本事,还是那么靠谱。

他拿起笔,开始答题。不再是前世那种需要绞尽脑汁的状态,而是带着一种上帝视角的从容和精准。每一笔落下,都像是在收割自己种下的庄稼。

周围的同学,则呈现出了极其诡异的众生相。

那些买了“宝典”的,有的暗自狂喜,下笔如有神;有的将信将疑,一边做一边对照记忆里的“重点”;有的则后悔买晚了,看得抓耳挠腮。

那些没买的,看着旁边人奋笔疾书,自己却卡壳,脸上写满了焦虑和后悔,眼神时不时幽怨地瞟向陆震宏的方向。

整个考场,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但这沙沙声背后,却涌动着一场无声的、基于信息差的财富转移和命运博弈。

陆震宏甚至能看到,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数字在跳动——那是他刚刚收入囊中的、沾着墨水味和焦虑汗水的钞票。

他提前半小时答完了所有题目,检查了一遍,然后放下笔。

目光扫过整个考场,看着那些还在苦思冥想或疯狂书写的同学。

他的心情平静无比。

考试币的闹剧结束了。

但通过这次危机,他完成了又一次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验证了一个更残酷的道理:

在这个体系里,真正的硬通货,从来不是某种虚拟的币。

而是信息,是权力,是对人性的精准拿捏,以及……在刀尖上跳舞的勇气。

他交卷,起身,走出考场。

身后,是一片无声的战场。而他,是那个提前收割完毕、从容离场的……猎人。

下一次,该玩点什么呢?

他捏着口袋里那厚厚的一沓钞票,感受着那实实在在的重量,目光投向了更远处。

或许,是时候走出班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